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144期第1版
 
2009年第144期第2版
 
2009年第144期第3版
 
2009年第144期第4版
 

心电图普及带来“心”奇迹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讯(记者  李伟强)“心电图临床应用的普及,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日前,在河南弘大心血管病医院举办的第19期新概念心电图暨21世纪战略研讨会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继鸿表示:心电图是一种迅速、简便、安全、有效的无操作性检查方法;其在临床和急救上第一时间诊断,能够极大的提高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抢救率,使其逃脱死神的“追捕”,从而阻止家庭悲剧的发生。
      郭继鸿说,心脏性猝死是21世纪临床医学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其心脏性猝死可发生于多种心脏病,但以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为最多见,其中有一部分是急性心肌梗死;猝死事件一旦发生,如果能及时救治,部分患者可康复。简单而有效的救治方法是心肺复苏术,即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尽管如此,医院外死亡率仍高达85%,原因是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防范”和除颤治疗(即用直流电电击颤动的心脏使其转复为正常心律)。
      有研究显示,从心脏骤停到除颤的时间与存活率呈负相关;3分钟内得到除颤,存活率可达74%,3分钟后存活率下降至49%。而目前在大多数国家,从目击者发现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到专业急救人员赶到现场为患者除颤的时间平均为9分钟。成功抢救心脏骤停患者重点在于快速拨打救护电话、尽早施心肺复苏术和除颤治疗等。
      郭继鸿说,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步伐的加快,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尤为重要;如果心电图能在临床和急救上普及应用,在借助医院优质的医疗资源,医护人员就可以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提供更准确、优质的心电诊断服务,能够极大地提高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抢救率,使其逃脱死神的“追捕”,从而阻止家庭悲剧的发生。
      又讯 (记者  李伟强)气温骤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骤然增多。“这都是天气惹的祸。”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王建华告诉记者,降温后,该院血管病患者增加尤为明显,比平时增加了近两成。
      心脑血管病患者增多,与最近气温骤降有明显关系。“天气寒冷,人的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容易升高、波动较大。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特别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注意监测血压和身体状况。”
      王建华说,冬季,中老年人一点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到冷热刺激,避免呼吸道感染。他说:“人体的心肺是连在一起的,一旦心功能衰竭,肺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反过来又影响心功能。所以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一旦出现咳嗽症状要立即就医,分清是肺部感染还是心功能衰竭。不能一出现咳嗽就凭经验认定是感冒,从而耽误了治疗时间。”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