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苏州市立医院门诊大厅一角,放置着两台像自动取款机的机器,上面写着“苏州市立医院一卡通自助系统”。机器旁边,导医正在教前来就诊的患者如何使用。 “你看,插上你的‘一卡通’,就可以在这里挂号、结账、缴费、查询,边上的打印机还可以打印各种检查结果。” 该院“一卡通”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台机器有着‘四位一体’功能。它是医保卡、就诊卡、银行卡、健康档案卡的综合终端,将来在苏州市各家医院都可以使用。” 苏州市卫生局局长张月林说:“我们把这套‘一卡通’系统作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的主要抓手,希望在患者和医生熟练使用后,对解决这些问题起到作用。” 从2009年12月1日起,苏州市正式启动医疗便民服务“一卡通”。据介绍,这套“一卡通”系统是借助于社保卡建立的,将社保的医疗保障信息资源延伸到医疗服务领域。该市卫生局建立卫生信息中心,形成了覆盖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所有参保者的医疗网络。目前,第一批已经联通了市区的5家综合性医院和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010年年底有望将该市所有医疗机构都纳入这张网。 据悉,苏州“一卡通”除了节省患者就诊时间,方便医院间检查结果互认外, 还有很多好处,如为实现全行业管理打下基础。苏州地区有部属、省属、市属、区属等不同管理途径的医院,都连接在这个网络上,就为实现深入医疗服务领域的行业监管提供了实证。因为任何一家医疗机构的任何一种医疗行为,都会在网络上留下证据。 (综合《扬子晚报》、《健康报》相关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