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源汇区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侧记
本报记者 戴 俊 通讯员 郭 露 王凤琴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漯河市源汇区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特别是2005年漯河市“二次区划”后,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源汇区卫生局局长田平选带领全区卫生工作者以“务实、创新、发展”精神为指导,坚持“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广开思路、长远规划,以加快医院建设和增加人民群众的就医渠道为重点,以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为突破口,以满足人民群众就医和保健需求为目的,围绕全区中心工作,攻坚破难、开拓创新,使人民健康水平得到有力保障;全区卫生事业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新局面,实现了和谐发展。
随着农村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漯河市源汇区卫生局顺利推进新农合制度,群众满意度逐年提高,连续3年实现了参合率达97%以上;不断加大对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投入,极大地改善了乡镇卫生院落后的基础设施条件;按照“合理布局、统一标准、充实内涵”的原则,建成覆盖全区109个行政村的113所标准化村级卫生室;2008年业务收入比2005年同期翻两番,实现了快速发展,先后荣获河南省防治非典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卫生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漯河市新农合管理先进县区、漯河市食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源汇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先进单位、先进“五好”基层党组织等。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
记者采访了解到,2005年漯河市区划调整后,源汇区辖5个乡(镇)、3个办事处,面积扩大到200余平方公里,人口增至37万余人;但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该区原有4家公立医院分别划归其它各区,只剩妇幼保健院1家医疗机构,新划归源汇区的4个乡镇卫生院偏离市区,基础设施落后,技术力量薄弱。面对区划调整、人口增长、综合性医疗机构紧缺,医疗资源远远满足不了全区群众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这些实际问题,该局局长田平选等领导班子成员广开思路、沉着应对,积极筹建了源汇区中心医院,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该区医疗卫生资源减少、力量薄弱、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严重不足等弊端,区级医疗服务体系初步健全,形成了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新的医疗服务体系;各医院“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逐步建立,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并持续开展了“医院管理年”、“三优级一满意”等活动;2006年以来,该区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了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社区群众提供了优质、价廉、快捷、便利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城市社区卫生覆盖率达90%以上;同时加强了对各级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监控,促进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服务态度的不断改进,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稳步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近几年来,漯河市源汇区卫生局不断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整治和规范食品、医疗市场秩序,打击非法行医,大力开展食品专项整治活动,重点加强节日期间食品卫生安全检查,以查处无证照经营、不符合卫生条件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为重点,积极推进全区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进程,开展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专项清理工作,严格食品经营商户准入关口,坚决取缔非法经营商户,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违规执业行为,全面净化了医疗市场,保障了群众饮食和就医安全。连续两年,荣获河南省“四五”普法依法治理暨依法执业教育先进集体、 全省卫生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据介绍,漯河市源汇区在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全面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通过开展培训、指导整改、组织验收、结果认定等有步骤地实施,早在2008年已100%完成量化分级管理,量化定级129家。开展学校和托幼机构在重大节日时的食品卫生,打击违法宣传改善性功能食品、饮用水的广告,进行中小学食品卫生专项监督检查等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特别是该区注重对农村家宴食品安全监管,采取建立“三级管理网络”、明确“三项重点”、健全“四项制度”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初步成就,为推进农村家宴食品安全监管科学化、规范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医药卫生报》2008年曾在头版给予了报道,介绍了许多好的经验、好的做法。
关注群众健康 筹建中心医院
为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有力保障群众健康,漯河市源汇区卫生局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2005年筹建成立了占地面积1.3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的源汇区中心医院。该院现有职工215人,专业技术人员162人,副高技术职称3人,中级技术职称10人,开放床位100张;开设内、外、妇产、儿、预防保健、急诊等20余个临床医技科室;拥有500毫安X光机、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多参数监护仪、尿十项检测仪、婴儿监护仪、胎心监护仪、颈颅多普勒等先进医疗设备;是市区两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区工伤生育保险定点医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区人民政府征兵体检站、中国健康扶贫工程定点医院。2006年,经市卫生局批准,该院设立干河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着该区群众的基本医疗、预防保健等重任,为保障群众健康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记者采访了解到,漯河市源汇区中心医院扩建项目(新建11层的病房楼、6层的急救综合楼及门诊医技楼)今年5月被列入2009年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第二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总投资4100万元,占地面积1.3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1万平方米,目前正在建设中。2010年建成投入使用后,该院占地面积将达1.8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4万平方米,职工将增至425人,床位达300张。
“我们将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服务创品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努力打造医疗工作‘零差错’,医疗服务‘零投诉’的现代化医院。”采访中该院院长王昕淮说,“正在建设中的新门诊楼和病房楼明年投入使用后,必将为保障群众健康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实现医院快速健康发展。”
妇幼保健工作 实现跨越发展
漯河市源汇区妇幼保健院于1998年成立,前身为区妇幼保健所。11年来,特别是2005年以来,刘冬梅院长等新任领导班子带领全院职工,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兴院,狠抓医疗服务质量;同时,大力加强医院文化建设,走出了困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医院现有职工160人,开放床位80张,开设预防保健、内、外、妇产、儿、妇女保健等科室,拥有四维立体彩超、心电工作站、颈颅多普勒、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先进医疗设备,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公立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承担着全区妇女儿童的基本医疗、预防保健等重任。先后被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家卫生部指定为“爱婴医院”,被国家妇联评定为“国家级巾帼文明示范岗”,是漯河市女职工生育保险定点单位、市(区)城镇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
近年来,漯河市源汇区妇幼保健院坚持“以保健带临床、以临床促保健、保健临床相结合、突出保健优势”的办院方针,重点突出妇产科、儿科特色,不断推进医疗技术的提高,坚持“诚信为本,患者至上”和“以患者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以患者的满意为最终目标”的服务理念,致力为打造医院特色文化、服务品牌;开展了以“医院能够做的,决不让患者来做,真诚为群众健康服务”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向社会公开服务承诺,落实便民报务措施,推出职业化礼仪服务,实行导医护士,导医标示相结合的导医模式;推行患者无过错服务、“零距离”和“面对面”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及时为患者提供差异性人文关怀服务,用真心和真情感动患者,满足了不同层次患者的就医需求,同时大力开展进社区、到村庄送医送药等宣传义诊活动,进一步拉近了医患距离,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年业务收入显著增加,有力保障了全区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实现了医院跨越式发展。
筑牢疾病防控大堤
成立于2003年的漯河市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着全区37万群众的疾病控制、健康教育、免疫规划、卫生检验、消毒监测等重任,现有职工51人,拥有现代化的诊疗、冷链、检验仪器20余台(件),成功开展了微生物、血清、理化分析及临床检验等150余个检验检测项目。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李慧霞主任等新任领导班子带领全体疾控人结合实际、务实创新,打造了一支不畏困难、敢打硬仗、善打硬仗、作风优良的疾控队伍。为筑牢城乡防控网,实行了24小时疫情值班制度,保证疫情直报信息畅通。2009年4月,问十乡两所幼儿园突发水痘疫情,该乡传染病疫情信息员在第一时间向区疾控中心报告了疫情情况,为迅速控制疫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该区审卡率、报告及时率、死因监测报告率连续保持漯河市第一名。在抗击非典、有偿献血人员普查等急、难、险、重任务中,都充分展示出了不畏困难、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精神。在今年手足口病流行期间,该中心4月30日发现了漯河首例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领导班子成员以身作则,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带领工作人员深入一线,在第一时间制定了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应急处理预案,开展全员培训学习防治技术,建立了8个疫情调查组、2个消杀组,每天往返市区、乡、村之间,真正做到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得到了源汇区区委书记马超音的充分肯定表扬。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漯河市源汇区疾病监测体系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大幅度提升,实现了区、乡、村三级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实现了10年无鼠疫、霍乱疫情,8年无脊髓灰质炎,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麻疹、流脑、猩红热等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确保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了对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的监测、干预和管理,区内所有艾滋病人均建立了一对一的督导救治机制,成功实施了多例艾滋病母婴阻断治疗,打破了全市的空白;认真做好计划免疫工作,计划免疫针对的传染病疫情明显降低,连续3年,全区计划内“五苗”的接种率达95%以上。特别是2008年8月,卫生部疾控处领导在该区实地查看了农村癫痫病防治项目后称赞道:“真是没有想到,一家小小的基层防控中心,却能把我们交办的项目做得这么好!”该中心先后荣获漯河市癫痫病防治管理项目先进单位、区卫生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为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虽然源汇区卫生资源基础较差、底子较薄,但通过全区卫生工作者几年来的共同努力,全区卫生事业实现了较快发展。”面对记者,该局局长田平选信心百倍地说,“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紧紧抓住新医改带来的新机遇,搞好建设和服务,我们有信心更有能力为全区群众的身体健康保好驾护好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