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江,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1987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医学院;长期从事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脊柱四肢骨折、各类骨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开展本专业大中型手术,如颈椎病的前后路手术、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加前路钢板内固定手术、各类复杂脊柱骨折内固定手术等;近年来着重于骨科的微创手术,如股骨头坏死、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折内固定等;担任河南省骨科学会创伤学会委员,河南省脊髓损伤协会委员,郑州市骨科学会委员等职务。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现有专业医师8人,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4名,形成了工作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骨科梯队,在常见骨病治疗如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椎管肿瘤、脊柱结核、各种骨关节病等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科室在1978年即开始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1990年开展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在郑州市较早开展脊柱短节段内固定手术及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在创伤骨科方面可行四肢骨折内固定手术,近年来重点开展骨折的微创治疗及骨折的生物固定治理模式,能熟练开展脊柱骨折内固定手术,使许多病人重新站立起来。
2009年8月26日,“中华慈善总会健行天下——股骨头坏死患者援助中心”落户该院骨科。作为定点医院,中华慈善总会对所在地极度贫困的50名患者提供半年的免费专供药品救助,低保患者给予减免专供药品费用的2/3;需人工关节置换者,享受中华慈善总会各种关节优惠,即按进价的50%给予优惠。因为股骨头无菌坏死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青壮年,创伤服用激素、大量饮酒是其主要发病因素。经过多年实践,该科对此病采取保髋和关节置换两种方法,经临床观察,效果优良,病人满意。同时,该科将充分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和医疗资源,为广大股骨头坏死患者提供更完善、更优质的慈善医疗援助服务,帮助患者走向健康人生。
骨科环境好、设施齐全、条件优越,拥有C形臂、X光机及骨科专用手术床,拥有骨质疏松治疗仪、经皮微创激光治疗椎间盘突出仪、骨创伤治疗仪等。
股骨头坏死患者援助中心咨询电话:0371-66905471
骨折术后别在小腿下垫枕头
◆术后长时间不活动,易形成深静脉血栓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刘新江说,血栓形成有三个因素:一是血流缓慢,二是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三是血液高凝状态。深静脉血栓易出现在下肢骨科大手术后,这是由于手术创伤出血,自身的凝血机制比较活跃,出现血液高凝;及长时间卧床,下肢静脉回流速度减缓等原因所致。
据刘新江,静脉血栓栓塞症临床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二者是同一疾病病程的两个不同阶段。如果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可出现肢体肿胀、疼痛,严重时肢体缺血坏死;静脉血栓还可以从形成的地方脱落,沿血流回到心脏,再进入肺动脉,卡在肺动脉的分支内,出现急性肺栓塞,病情视血栓大小而定,轻者胸痛、咳嗽,重者猝死。
◆小腿下垫枕头会影响深静脉回流
刘新江说,骨科手术后,不要在小腿下垫枕头,以免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
提倡术后尽早下地活动,对不能活动的患者,鼓励病人的足和趾经常主动活动,还可使用膝关节主、被动训练机,帮助患者活动,并嘱其多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
必要时穿医用弹力袜。弹力袜可以通过挤压作用促进浅静脉向深静脉回流,增加深静脉流量及流速,减少血栓几率。
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可以根据情况应用抗凝剂,如低分子肝素钙、低分子肝素钠等,给予抗凝治疗以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
◆避免误诊、漏诊
刘新江提醒,约80%的深静脉血栓发病前期没有明显症状,在1~80岁的人群里都会发生,不仅在骨科,内、外、妇、儿科都有出现,所以肺栓塞也极易误诊和漏诊。有的病人胸痛、憋气被误诊为冠心病、心梗;呼吸困难、咳嗽、咯血会被误诊为肺炎、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有时会因晕厥而被误诊为脑血管病。因此,如发生上述症状,应提高警惕,做一些相应的检查,以排除冠心病、肺炎等可能性。特别是有不能解释的呼吸困难、恐惧感,要高度怀疑肺栓塞的可能性,避免误诊,贻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