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一次气候会议,像哥本哈根会议这样瞩目。 今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科技输出可以被封锁、战火可以因国界被隔绝,大气层的流动却无以阻挡。 今天,这样的理念已逐渐苏醒:尽管分居世界各地,我在这里心旷神怡开着大马力汽车驰骋,很可能你就在那里愁眉苦脸对着烂在田间的农作物。 今天,气候变化对人类环境和健康的影响就发生在当前。全球变暖、极端天气频频出现,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都是严重威胁。 汽车多了,腰腿出毛病的多了;空调普及了,皮肤快没有机会出汗了;暖气烧得烫手,却老是感冒发烧;家电多了,电表读数呼呼地上升。这些“小事”其实都能跟“地球气候变暖”扯上关系。 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地球的脾气也变得越来越怪异,或是洪水暴发,或突降暴雪,或是干旱无雨,或是扬尘阴霾……这些极端天气对每个人的身体健康都是严重的威胁。 有关专家警告说,如果目前全球变暖的趋势得不到控制,人类将会面临更多的自然灾害,更高的食、水源性以及媒介传播疾病的发病率,更多的与空气污染相关的疾病和死亡。 气候变暖,使疾病传播更广更快 疾病预防控制专家认为,当前频频出现的极端天气对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控的确产生了不利影响,从个体角度来讲,这种忽冷忽热的天气,使人的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得病。特别是一些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人群,忽冷忽热对他们的生命安全是严重威胁。 据介绍,冬春季节本来就是传染性疾病传播期,如果应该下雪的时候不下雪,空气中飘浮着过多的尘土等悬浮物,更加有利于病菌、病毒的传播和生存。特别是呼吸道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流行性感冒等,在这种环境下就会如鱼得水,生存发展得很快。 同时,气候变暖明显影响虫媒和水源性两大类传染病的流行范围与流行强度。 比如血吸虫病,本来这种传染病是不过长江的,但如果北方地区极端最低温度普遍上升,钉螺向北方扩散的可能性明显增加,而原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流行范围和程度也将相应扩大和加重。再比如疟疾,目前主要出现在我国的海南、云南、湖北、河南、江苏等省,虽然发病人数不多,不过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原先月平均气温低于16摄氏度的无疟区可能变成疟疾流行区。 极端天气,使流行性疾病更凶猛 据医学专家介绍,忽冷忽热的极端天气的增多,使人体的冷热调节能力减弱。暖冬气候造成天气异常,应该下雪的时候不下雪,患病毒性感冒的机会明显增多,特别是甲型H1N1流感,给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现在的人抵御疾病的能力在不断下降,疾病则变得更加顽强,也更加多变。 别以为气候变化是个很大的题目,跟个人没有关系,其实,为了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每个人都应该爱护地球,爱护环境。20年前,流行性感冒对于许多人来讲比较陌生,如今则不然,这种疾病不仅传播速度快,而且来势凶猛,变化也比较快,往往是一个人患病一间办公室、一个家庭迅速患病,治疗起来也并不容易。许多人到了不得不每年打疫苗才能抵抗疾病传播的程度。前些年的非典和这次甲流等传染性疾病更是来势汹汹,在全球蔓延和传播,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综合《大河报》、《浙江日报》相关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