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139期第1版
 
2009年第139期第2版
 
2009年第139期第3版
 
2009年第139期第4版
 

把患者的健康利益和方便舒适放在第一位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党委书记   周文贞
    通过半个月的培训学习和考察,我们对新加坡的医疗服务体制和医院管理有了进一步了解,新加坡的医院设施以及医疗机构管理模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加坡医院的基本设施处处体现出“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理念。
    在新加坡,医院的建筑都融入社区,无围墙、大门,每栋楼、每层楼之间以长廊相连,采光、照明、通风良好。医院把多家信誉良好的饮食公司引入医院,患者饮食花样繁多、物美价廉。他们还把连锁超市、书店、美容院、自助银行、邮局、药店、水果鲜花店、礼品店、快餐店、警察局等“办”进医院,为病人提供一个安静、安全、舒适、方便的就诊和休养环境。
    在国立大学医院,对自然的崇尚已经成为医院员工心目中根深蒂固的信念,他们深信大自然是帮助患者恢复的一剂良方,患者置身于绿色花房里肯定比面对着钢筋混凝土的四壁更能够获得生理和心理的痊愈。因此,无论是医院的病房亦或诊室,满眼尽是葱绿的植被。
    不仅仅是国立大学医院,在新加坡,每家医院都努力营造绿色的生态环境,从某种意义说,新加坡的医院更像是一座绿色花园。
    新加坡的医疗机构管理有很健全的模式。
    医生培训及准入制度是新加坡医疗服务管理的基础。在新加坡,学生进入医学院先进行理论学习5年,再做1年的临床实习医生,在政府医疗机构受训5至6年,然后通过严格的考试才能成为全科医生。如果想进入国家综合性医院或专业中心成为一名临床专业医生还需受训3年,其中包括到海外的著名医疗机构受训1年。为让人民享有良好的现代化的基本医药保健服务,新加坡将专科医师规定为不超过医师总数的40%,也就是60%的医师将受训成为全科医师。
    新加坡卫生部及医疗机构十分注重以形成统一的价值观为核心的医院文化建设,这是新加坡医院管理方面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新加坡中央医院秉承的是给病人提供最佳却仍然付得起的医疗服务的传统,正是这种社会责任和人道精神的遗产,成为他们实现三大目标的动力:服务成就、传统医院和发展研究。
    此外,他们特别注意服务流程的改造,以方便病人、缩短就诊时间。新加波中央医院提出让病人在1小时内走出医院的目标。他们按照这一目标要求,随时检查和改进服务流程。新加坡几所主要公立医院日门诊量都在2000人次以上,但医院秩序井然,这除了他们合理的建筑设计外,优良的服务流程及预约就诊制度是主要因素。
    他们大力推行“日间手术”,即在手术当日即出院回家康复,并由综合诊所配合进行必要治疗的手术和管理方式。许多公立医院的日间手术占到手术总量的40%以上,有效控制了医院床位规模的扩大。
    通过培训学习和考察,我们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充分认识到加快公立医院改革的必要性。结合我们的国情和医院工作的实际,我有以下感悟。
    探索新型的优质服务理念。作为医院,想的与做的永远比患者需要的多一些,例如可以采取在病房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策略,针对患者所患疾病,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予相关的解答;积极推行“感动服务”的服务模式,不断让病人得到满意的服务,有时还超过病人的期望,制造一些“惊喜”,既可改善医患关系,又促进了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诚信应成为员工行为的准则。诚信是各行各业的行为准则,是医院最大的无形资产。医疗行业是一个高技术的行业,相对于患者在医患关系中的弱势,医院讲诚信就显得更为重要。如医院采取住院患者“一日清单制”让医疗收费更加透明化,但患者往往还不满意,究其原因,是医院在患者心目中缺乏诚信所致。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要从医院诚信文化的建设方面入手,使每位员工懂得“诚信兴院”的意义。
    用好激励机制,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要制订一整套绩效考核激励机制,针对不同类别和层次的人员,确定不同的绩效考核内容和目标,科室按照各自的工作制订出工作流程,医院组成监督检查小组,严格按照流程内容进行有效测评和监督。
    注重对医护人员进行持续不断的教育培训。如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员工到国外进修学习,并把岗位培训和参加学术讲座结合起来,发挥员工的创造性,培育浓厚的学习氛围。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