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138期第1版
 
2009年第138期第2版
 
2009年第138期第3版
 
2009年第138期第4版
 

阻击“无形杀手”肺栓塞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通讯员 王伟鸣  李 晖
  最近,由于肺栓塞引起的生命危机问题,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20余岁的张某在与朋友踢球时,不慎造成小腿骨折,经住院治疗痊愈后回公司上班。但第一天上班的张某突然晕厥并休克,被同事迅速送医院急救;虽经医生的全力救治,还是未能挽救张某年轻的生命。相关机构专家尸检报告上的死亡原因是:肺栓塞。
  前一时期引起各媒体关注的“北大学生治死北大教授”新闻中的北大教授熊卓为,正是死于骨科手术后的肺栓塞。
  小小的腿部骨折,并已痊愈,怎么还能夺去生命呢?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深静脉血栓常出现在下肢骨科大手术后,约80%的深静脉血栓发病前期没有明显症状。当术后长期卧床患者下床活动后,引起血栓栓子脱落,经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引起肺栓塞,可能导致死亡。
      为了阻击这一“无形杀手”,面对术后伤患可能出现的深静脉血栓问题,郑州市骨科医院对目前住院的500余例患者开展了全方位的筛查。
渐成趋势
  肺栓塞的危害有多大?专家介绍,肺栓塞是手术后猝死的重要病因之一,而深静脉血栓又是形成肺栓塞的主要原因。当深静脉血栓脱落,栓子随着血流转移到别处,如果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会造成患者循环功能、呼吸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在10年前,医学界对肺栓塞还不是很重视,在医学生的教科书中,肺栓塞也只是作为一种少见病而被一笔带过。如今,医学界已达成共识,肺栓塞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和危害严重的疾病。纵然如此,医学界的共识并没有改变患者群众认知缺乏的局面,导致肺栓塞的检出率、发现率低,漏诊、误诊率达80%~90%。预防肺栓塞,最重要的就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据了解,静脉血栓的形成有三大因素: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血液呈高凝状态。手术后,人体的血管出现损伤,血液系统出现易凝的倾向,再加上长期卧床导致血流缓慢,在静脉血管内,尤其是下肢深部的静脉血管内极易形成血栓。所以,手术患者,尤其是骨科手术的患者,是最容易发生肺栓塞的人群。
  郑州市骨科医院长期以来主动提升患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时时处处为患者想到前头。这种人文精神,不仅将健康和舒适带给了患者,还将生命的尊严和生活的乐观态度带给了患者,弘扬了“骨医博爱”的崇高精神。
防患未然
  如何早期发现血栓并及时治疗,是预防深静脉血栓造成肺栓塞的关键。郑州市骨科医院通过全院性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筛查,对高危人群开展有效筛查,早期发现深静脉血栓,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降低了致死性肺动脉栓塞的发生。
  据了解,该院的具体做法是:成立医院深静脉血栓防治专家组,首先对高危人群进行血液监测;再对血液监测值较高的患者行彩超、CT排查,看有无血栓形成;对发现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溶栓和(或)置滤网治疗,治疗在血栓未形成危害前,防患于未然。
  目前,正在该院住院的500余名患者已经接受了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筛查,其中发现阳性病人31例,置滤网患者12例。对于筛查出现的3名血栓较大的患者。通过筛查,深静脉栓塞可以得到早期识别,为患者解除后顾之忧。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