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西峡县卫生局局长刘亚欣 □本报记者 乐 山 王 平 就在全省各地的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之时,西峡县此项工作已悄然竣工,全县298个行政村的卫生室全部按照省级标准建成并通过验收,提前两年完成了“一村一所”的目标。 建设资金如何筹措?村卫生室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日前,记者专门就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的问题,采访了该县卫生局局长刘亚欣。 “网底”已经提前织好 记者:据了解,西峡县在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方面走在了全省的前列,请您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刘亚欣:2005年以前,西峡县的298个集体村卫生室中,其中土木危房113所,占总数的36%;砖木结构26所,约占8.7%;砖混结构175所,占55.7%;达到三室分开的卫生室只有178个,占总数的56.6%。村卫生室基础建设严重滞后。而目前,除了城区的三个办事处10个卫生室建设成服务中心之外,其余的288个行政村全部建成了标准化村卫生室,覆盖率达到100%,提前两年完成了省里提出的“一村一所”的目标。 记者:你们的先进经验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刘亚欣:首先是领导重视,协调有力。我们县为此专门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主管县长为副组长,各乡镇的乡镇长及卫生、财政、规划、城建、土地、广电等各部门的领导为成员的村卫生室建设领导小组。在建设过程中,各乡镇政府出面协调村卫生室建设用地,土地、城建、规划部门减免了一切手续费用,实行了“无税费工程”。其次是资金保障及时到位。从2006年起至今,我县村卫生室建设的总投资已达2714.5万余元。其中包含省卫生厅支持228万元、县政府支持150万元、乡镇政府支持57.8万元、村委会支持153.2万元以及村医自筹资金2125.5万元。 一体化管理优点多 记者:据了解,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是西峡县农村卫生工作的一个亮点,具体内容是什么? 刘亚欣:我县的一体化管理模式是:统一行政管理、统一业务管理、统一人事管理、统一药品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养老保险。 我们从1999年6月开始启动实施这项工作,经过不断地探索,我们逐步总结出了一套可行的经验。在具体工作中,以体制推动农村卫生改革,以运行机制提高一体化生命力,以管理内容规范乡村医生执业行为,良好的管理模式已成为我县一体化管理得以持久健康运行的关键。 记者:村医养老问题是一个焦点问题,西峡县的做法已经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你们是如何实施的?效果如何? 刘亚欣:村医养老问题是在一体化管理的基础上实施的。我们首先建立了村医人事档案,村医的聘用、职称、工资、进修学习和业务培训,统一由县一体化管理办公室列档管理;办理养老保险的村医,依据档案工资按比例缴纳养老保险金,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到劳动人事部门办理退休手续,社保部门按月为其发放退休金。 截至目前,我县已经有693名村医办理了养老保险,退休村医达到116人,每位退休村医每月可领退休金高达1046元,最低646元,平均退休金为886元。村医统一养老保险解除了村医的后顾之忧,稳定了村医队伍,也有利于规范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