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137期第1版
 
2009年第137期第2版
 
2009年第137期第3版
 
2009年第137期第4版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2009年第三版)
(第三部分)
  五、重症与危重病例
  (一)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重症病例: 
  1.持续高热>3天;
  2.剧烈咳嗽,咯脓痰、血痰,或胸痛;
  3.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4.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5.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6.影像学检查有肺炎征象;
  7.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等心肌酶水平迅速增高;
  8.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二)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危重病例:
  1.呼吸衰竭;
  2.感染中毒性休克;
  3.多脏器功能不全;
  4.出现其他需进行监护治疗的严重临床情况。
  六、临床分类处理原则
  (一)疑似病例:在通风条件良好的房间单独隔离。住院病例须做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检查。
  (二)临床诊断病例:在通风条件良好的房间单独隔离。住院病例须做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检查。
  (三)确诊病例:在通风条件良好的房间进行隔离。住院病例可多人同室。
  七、住院原则
  根据患者病情及当地医疗资源状况,按照重症优先的原则安排住院治疗。
  (一)优先收治重症与危重病例入院。对危重病例,根据当地医疗设施条件,及时转入具备防控条件的重症医学科治疗。
  (二)不具备重症与危重病例救治条件的医疗机构,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要及时将病例转运到具备条件的医院;病情不适宜转诊时,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者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专家就地进行积极救治。
  (三)高危人群感染甲型H1N1流感较易成为重症病例,宜安排住院诊治。如实施居家隔离治疗,应密切监测病情,一旦出现病情恶化须及时安排住院诊治。
  (四)轻症病例可安排居家隔离观察与治疗。  
  八、治疗
  (一)一般治疗。
  休息,多饮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高热病例可给予退热治疗。
  (二)抗病毒治疗。
  研究显示,此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目前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敏感,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
  对于临床症状较轻且无合并症、病情趋于自限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无须积极应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对于发病时即病情严重、发病后病情呈动态恶化的病例,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高危人群应及时给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进行抗病毒治疗。开始给药时间应尽可能在发病48小时以内(以36小时内为最佳)。对于较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不一定等待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即可开始抗病毒治疗。孕妇在出现流感样症状之后,宜尽早给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治疗。
  奥司他韦:成人用量为75毫克,每天两次,疗程为5天。对于危重或重症病例,奥司他韦剂量可酌情加至150毫克,每天两次。对于病情迁延病例,可适当延长用药时间。1岁及以上年龄的儿童患者应根据体重给药:体重不足15千克者,予以30毫克,每天两次;体重15~23千克者,予以45毫克,每天两次;体重23~40千克者,予以60毫克,每天两次;体重超过40千克者,予以75毫克,每天两次。对于吞咽胶囊有困难的儿童,可选用奥司他韦混悬液。
  扎那米韦:用于成人及7岁以上儿童。成人用量为10毫克吸入,每天两次,疗程为5天。7岁及以上儿童用法同成人。
  (三)其他治疗。
  1.如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氧疗或机械通气等。
  2.合并休克时给予相应抗休克治疗。
  3.出现其他脏器功能损害时,给予相应支持治疗。
  4.合并细菌和(或)真菌感染时,给予相应抗菌和(或)抗真菌药物治疗。
  5.对于重症和危重病例,也可以考虑使用甲型H1N1流感近期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或疫苗接种者免疫血浆进行治疗。
  对发病1周内的重症和危重病例,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宜早期使用。推荐用法:一般成人100~200毫升,儿童50毫升(或者根据血浆特异性抗体滴度调整用量),静脉输入。必要时可重复使用。使用过程中,注意过敏反应。
          (未完待续)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