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周在鹤壁市调研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学习实践活动时强调 深入学习实践 促进科学发展 |
|
本报讯 (记者 董文安 杨力勇)12月2日,朝歌大地,云开雾散,阳光灿烂。河南省卫生厅厅长刘学周在副巡视员魏林娜及有关处室负责人陪同下,走进鹤壁市部分医院、卫生院,深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所,调研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召开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刘学周强调,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要坚持边学习、边运用、边转化,切实做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向省委和人民群众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鹤壁市委书记郭迎光、市长丁巍陪同调研,市委副书记李连庆主持座谈会。 上午10时许,刘学周一行首先来到淇县朝歌镇卫生院。一下车,刘学周先后走进门诊、病区、新农合办等地,详细了解居民健康档案建立、运行情况。在该院新农合办公室,刘学周随机抽取一份纸质健康档案,当场要求工作人员调出该档案所对应的电子健康档案。看到在工作人员的熟练操作下,一份记录详细的电子健康档案很快被调出,他称赞说,你们的健康档案建得不错,今后要加强对基层人员的专项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信息化管理水平,确保居民健康信息及时、准确录入,保证健康信息档案的完整性和持续性。 来到桥盟乡吴寨村卫生所,刘学周与村医石勇平、赵怀艳攀谈起来。“你们村有多少户?”“580户。”“建立了多少健康档案?”“全部都建了。”刘学周高兴地笑了。当见到前来看病的患者吴学安时,刘学周俯下身,亲切地问:“哪儿不舒服啊?”“老毛病,高血压。”“你们家几口人啊?”“7口人,有两个孩子在外地上学。”刘学周回过头,要求石勇平调出老人一家的健康档案。当看到一份完整的健康档案时,他说,为农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十分重要。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实现医疗信息资源共享,能及时有效地掌握农民的健康情况,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质量,促进农民健康保障水平的提高。 刘学周还先后来到淇滨区黎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鹤壁市健康信息中心、中古友好眼科医院、鹤壁京立医院。每到一地,他都十分关心鹤壁市卫生信息化建设情况。该市卫生局局长陈元方介绍说,近年来,鹤壁市高度重视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大投入,加快进度,已为全市所有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安装了新农合监管信息系统、电子健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妇幼保健管理信息系统、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等,为全市110余万农民、30余万城镇居民全部建立了纸质和电子健康档案,为全面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转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