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戴 俊 通讯员 沈玉琴
抢抓机遇 锐意进取
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漯河市六院)前身是平汉铁路郾城总医院,始建于1945年,伴随着新中国快速发展的步伐,该院逐渐发展壮大;1978年更名为郑州铁路局漯河铁路医院;1986年,漯河由县级市升格为省辖市为漯河铁路医院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此该院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2004年9月,漯河铁路医院由铁路部门移交漯河市人民政府管理,更名为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并继续使用漯河铁路医院的名称)后,该院迈上了高速发展的轨道。
回首65年的历史变迁,漯河市六院院长王悦胜感慨地说:“漯河市六院从一个仅有8名工作人员的铁路郾城总医院,历经几代人的风雨拼搏,发展成为今天既面向大众、又直接服务铁路职工的综合性城市二级甲等医院,成绩的取得令人鼓舞。”
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漯河市六院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着手建立医疗业务指挥系统,制订科学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狠抓行风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进入90年代后,该院领导班子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解放思想,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各项医疗制度被细化、落实;并投入大量资金,先后完成了住院大楼、传染病房楼、门诊综合楼等项目建设,使医院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漯河市六院已成为集医疗、疾病控制、科研教学、妇幼保健、职业病防治于一体的具有技术、人才、设备、环境等较强竞争实力的综合性城市二级甲等医院;医院现有职工311人、卫生技术人员252人、中高级以上技术职称196人;医院设置内科、外科、妇产科、综合、儿科等6个病区,开放床位200张,门诊设有临床及医技科室20个;医院占地31112平方米,建筑面积28165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有50余台(件),拥有西门子双螺旋CT、美国产飞利浦数字化摄影(DR)设备、飞利浦数字化彩超、欧宝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奥林巴斯电子胃镜、支气管镜、美国产史塞克牌腹腔镜等价值3000万元的大型先进设备。如今,该院是市直医保定点医院、公益医保定点医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农民工定点医院、漯河市流浪乞讨人员定点救助医院,是郑州、武汉铁路职工医保定点医院,被称为漯河市市直卫生系统承担医保种类最多的医院;还先后获得国家城市二级综合医院、爱婴医院、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级模范职工之家单位、省级“企务公开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五星级卫生单位、无烟单位等荣誉。
与时俱进 科学治院
由于沿续多年来计划经济时期的封闭式服务模式,铁路职工的公费医疗和职工家属的优惠医疗都依托在漯河市六院,“只有在这里看病才报销”,形成了一种“捆绑式”的医患关系,该院“皇帝女儿不愁嫁”,病人“就医别无选择”。但随着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的挂牌,打破了这种“捆绑式”的医患关系,该院全方位服务社会,铁路职工可以自主选择医院,这使该院在市场竞争、服务社会中面临新的挑战。对此,院长王悦胜说:“‘休克期’在预料之中,但通过我们的努力会进一步缩短;铁路职工会回来的,同时会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各界人士选择六院,因为任何一个病人都不会拒绝良好的医疗服务。”
漯河市六院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确立了“立足漯河,面向全省,增强综合实力,突出专科优势,建设技术领先、服务一流、环境优美、管理先进、患者满意、收费低廉、值得信赖的现代化品牌医院”的发展战略定位,提出了“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科技为先导、以服务求发展”的办院宗旨,狠抓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并确立了一整套包括医疗文书书写、低年资医师培训、会诊转诊、技术操作、继续教育、行政查房、医疗查房、护理查房、病案质量管理、病历质控院科两级管理等适合现代医院管理的诊疗体系;同时,进一步细化、量化了检查考核方法,有效保证了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该院质优、价廉的服务,诚信可靠的品质,终于赢得了社会和病人的认可,使该院走上了健康、稳步发展的轨道。
近几年来,漯河市六院围绕“医院管理年”、“三优级一满意”、争创“廉医、诚信、为民”医院等活动的深入开展,致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大兴改革创新之举。该院建立了长效医院管理机制,出台了《综合目标管理实施方案》、《科室目标责任书》、《医院管理评价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从严治院,彻底打破陈规陋习。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该院依据物价部门的收费标准,对医疗服务收费价格逐条逐项测算,修订完善了诊疗收费制度,统一规范了收费标准,使病人就医用药费用一目了然,同时又有效地扼制了“跑、冒、滴、漏”现象。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将该院的一切财务收支核算工作纳入统一管理,杜绝了“账外账”及“小金库”的现象,对移交后的资产进行了全面清理,确保了国有资产不流失,完善了报销审批手续、取款流程,并对所有财会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2005年,该院人事科完成了移交后全员工资套改及人事档案整理工作,本着“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原则,通过竞争上岗,使一批有才干、年富力强的同志进入了中层以上领导岗位,为医院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后勤服务朝着社会化发展;随着医院管理模式的转变,临床对后勤保障的要求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被动的供应到主动的查问需求,从买什么用什么到需要什么买什么,“三上三下”服务制度进一步落实,按劳付酬的措施得到了有效的实施。
围绕着医院不断的深化改革,院长王悦胜又提出了治院“八字方针”:突出一个“廉”字,全院中层以上干部均建立了廉政档案、每季度进行一次廉政写实,年底进行廉政汇报;体现一个“实”字,医院各科室每年进行年终总结,汇报全年度工作计划落实情况,总结完成计划的经验,剖析没有达到目标的原因,每周召开一次院办公会,总结汇报上周工作情况,安排本周工作重点,实现了各项工作有落实;抓住一个“严”字,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每月进行一次以“医德医风、医技护理、行管后勤”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月末考评;树立一个“形”字,医护人员统一着装,推行微笑服务、文明用语、人文关怀、医患沟通等制度;提倡一个“献”字,实行无假日医院,提倡无私奉献,让利患者,积极开展送医送药下乡、扶贫救残等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实现一个“增”字,推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开展各类优质服务活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认准一个“科”字,坚持科技兴院,大力发展专科特色,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中,形成了以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微创外科、消化肿瘤内科、妇产科、病理诊断、儿科为特色的治疗专科。消化内科在急慢性肝病的治疗上总结出了从抗病毒免疫调节到保肝等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中晚期肿瘤的化疗达到了痛苦小、疗效好、五年生存率高的效果。神经内科以临床治疗和康复训练相结合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心血管内科在治疗冠心病、心肌梗塞、高心病方面效果显著。儿科在诊疗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危重症抢救和治疗方面,居市内领先水平。微创外科在我市率先开展了经腹腔镜经腹膜后入路肾脏手术、上腹腔脏器和盆腔脏器联合手术、乳腺切除术等腹腔镜手术,填补了我市腹腔镜外科领域的多项空白。连续开展各种复杂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等腹腔镜手术近千例,无一例失败。创伤外科经治数千例火车意外伤害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病理诊断以其诊断快速、准确享誉漯河及周边地区;落实一个“聘”字,主要体现在灵活的用人机制方面,医院实施全员竞争上岗,选拔了一批中青年骨干充实到中层以上领导岗位,全方位加强管理。
漯河市六院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的落实,既治标,又治本,赢得了社会和病人的认可。近年来,该院甲级病案率达92%以上,成分输血率超过90%,门诊病历使用率超过85%,出院患者达1万人次,门诊病人达262万人次,群众满意率达98.6以上。
真诚服务 群众满意
近年来,漯河市六院积极开展“送医送药下乡、健康教育进社区”等利民服务活动,并以该院天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对辖区居民进行入户式的健康调查,并针对调查情况对慢性病、妇女儿童、残疾人康复、计划生育等进行建卡归档管理,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知识讲座。此举使群众对“未病先防”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改变了居民“看病就得上医院”的陈旧卫生服务观念。近几年,省市领导多次到该卫生服务中心检查指导工作,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007年,天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省卫生厅命名为省级示范卫生社区。
近年来,医院院内感染管理日趋规范,预防保健工作进一步加强,对传染病实现了网络直报,结核病进行了归口管理,五苗覆盖率达98%以上,适龄儿童接种率达100%,院内感染无漏报,艾滋病病毒初筛实验室已经达标。面对这一组数字,医院干部职工感慨万千。数字代表着社会和病人的认可,也体现了铁路职工的“情感回归”。现在,越来越多的社会病人来该院就医,许许多多的铁路职工在自由选择医保机构的情况下,依然选择漯河市六院。该院院长王悦胜说:“这预示着我们医院已顺利渡过了职能转变后的‘休克期’,在为社会服务中迈出了关键一步。”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乘借医改春风,建立长效机制,顺利走出了“深闺”,业务收入连年创历史新高,职工收入也逐年增长,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六院看病非常方便,什么时候来都能得到医生热情周到的服务,我们很满意。”采访中,刚看完病的许大爷满脸笑容地说。为了进一步方便群众就医,该院出台了一系列便民举措,为急、危重患者开辟了绿色生命通道,可以先就医后交费,为困难患者减免了部分医疗费用,有效缓解了患者看病难的问题;健全了医患沟通制度、患者投诉处理制度,切实维护了患者的隐私权、知情权等合法权益;在相关部位安装了治安防控体系,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到位,保障了医患双方人身财产安全;并全面落实便民服务四十条,实现了群众看病就医方便满意。
科技兴院 硕果累累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漯河市六院院长王悦胜说:“对医院来说,人才培训、业务建设是重头戏,要想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医院必须得有自己的强项和特色。”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近年来,该院在实施科技兴院、人才强院战略中,公开向社会聘用高级技术人才,选派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强、有奉献精神的医护人员到北京、上海、西安等名校名院培训进修,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取得了累累硕果。同时,该院以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使用为关键,以特色技术的完善推广为基础,明确目标,强化领导,增加投入,形成了以普外科、微创外科、儿科、病理科为龙头,内科、心脑血管科、妇产科等齐头并进的重点专科体系。自2006年以来,该院医务人员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137篇、省级38篇、市级22篇;开展新项目126项,其中22项获得市级科技成果二等奖;成功开展了极低浓度布卡因硬膜外镇痛可行性研究等医疗技术运用于临床。有效地打造了医院业务特色,为群众提供了优质、高效、安全、经济、便捷的医疗服务,有力推进了医院的快速稳步发展。
“六院的医生技术好、服务热情周到,同样的检查治疗收费在漯河市直医院中最低,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选择来这里看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爷说。
院长王悦胜说,2008年,医院实现业务总收入2000余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门诊56000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8.3%;抢救危重病人70人次,抢救成功率83.33%;住院总人数3123人次,出院人数3134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5.3%;完成有关单位健康体检4210人次……创造了医院历史最好成绩。今年1月至10月,较去年同期门诊人数、住院总人数、出院人数、完成有关单位健康体检人数、业务总收入等增长率都在10%以上,毫无疑问今年将超过去年创下的历史最好成绩,再创历史最新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