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135期第1版
 
2009年第135期第2版
 
2009年第135期第3版
 
2009年第135期第4版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孕妇一种凶险的疾病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赵先兰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又称妊娠特发性脂肪肝,是发生在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此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如果对其早期表现认识不足,延误了诊断,母婴死亡率极高。其病因不明,由于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多发生于妊娠晚期,而且只有终止妊娠才有痊愈的希望,所以推测与妊娠引起的激素变化有关。其病变为游离脂肪酸堆积在肝细胞和肾、胰、脑等脏器,造成多脏器损害。本病多发生在妊娠28~40周,尤其多见于妊娠35周左右的初产妇、伴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孕妇、孕双胎和男胎的孕妇。
  起病初期仅有持续性恶心、呕吐、乏力、上腹痛或头痛等不适,易与胃肠炎、肝病等消化系统疾病混淆。数天至1周出现黄疸且进行性加重,如不终止妊娠病情迅速进展,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如皮肤瘀点、瘀斑、呕血、便血、齿龈出血及颅内出血等)、低血糖、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及昏迷、少尿、无尿等临床症状,常于短期内死亡。
      此病的预后与治疗的早晚密切相关,保守治疗母婴死亡率极高,迄今世界上尚无产前康复的先例。因此,一旦确诊或高度怀疑时,无论病情轻重、病情早晚,均应尽快终止妊娠。若早期终止妊娠,大多数病人的肝功能在产后迅速恢复;若就诊晚、未及时终止妊娠,已发展至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等多脏器衰竭期,病人常因发生消化道大出血、全身皮下瘀血甚至颅内出血而死亡。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