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134期第1版
 
2009年第134期第2版
 
2009年第134期第3版
 
2009年第134期第4版
 

激情岁月铸辉煌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漯河市召陵区邓襄镇卫生院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戴 俊  通讯员  徐韶伟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在党的卫生方针政策指引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漯河市召陵区邓襄镇卫生事业建设突飞猛进,以其炫人的速度发生着深刻又巨大的变化。医疗卫生机构从小到大、医疗卫生技术从弱到强、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构筑起了坚实的健康屏障。
卫生力量  由弱到强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就制定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有效措施,中西医协调发展,卫生机构由个人走向了集体,奠定了卫生事业发展的基础。
  召陵区邓襄镇卫生院始建于1956年,当时只有15间墙面斑驳、屋顶漏雨的瓦房,医护人员12人、绝大多数无学历,仅有的医疗设备就是老三件——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直到上世纪90年代,国家制定了“坚持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中西医并重,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卫生工作方针,全镇医务工作者发扬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精神,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医疗卫生机构不断壮大,医疗技术实力不断增强,医疗服务功能不断拓展。
  特别是近几年来,邓襄镇卫生院在院长李宏超等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为楔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开拓创新,进一步健全了镇、村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公共卫生服务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体系。目前,该院已有专业技术人员51人、病床50张,基础设施完善,临床医技科室齐全,医疗技术先进,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先进卫生院;同时该镇投入150余万元,建成了20个省示范村卫生所,使卫生技术力量得到了显著提高,有力保障了当地群众的身体健康。
医疗改善  技术提高
  新中国成立60以来,随着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基层卫生建设力度,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债项目建设资金的不断加大投入和新农合制度的全面实施,为医院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近4年来,邓襄镇卫生院紧紧抓住卫生事业发展的大好机遇,陆续建成了面积3000余平方米的门诊楼、病房楼、医技楼、综合办公楼及省示范性接种门诊室,安装有空调、有线电视,室内窗明几净、温馨舒适,改善了群众就医环境。
  “专业技术人才是卫生院的宝贵财富。”院长李宏超说。据了解,近4年来,邓襄镇卫生院在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方面,想了很多办法、动了不少脑筋、投入了较大精力,不断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学习培训,采用派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通过多方筹资,不断添置、更新医疗设备,如今卫生院拥有CR、B超、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血球计数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多普勒、多功能手术床等先进医疗设备。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诊治条件不断改善,防病治病能力不断提高,新技术、新成果开发应用能力不断增强,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科、口腔科、化验室等临床医技科室,并成功开展了疑难病的诊治及阑尾切除术、胆囊切除术、甲状腺瘤切除术、四肢骨折内外固定术、髋关节人工置换术、新式剖宫产术等项目,医疗条件显著改善,医疗技术显著提高,有力推进了卫生院的发展:年业务收入由原来的不足10万元发展到260余万元,固定资产由原来的不足10万元发展到230余万元。
卫生工作  成绩斐然
      近几年来,邓襄镇卫生院克服种种困难进一步整合卫生资源,狠抓预防保健工作;多方筹资,建成了市级示范化接种门诊,实现了疫情网络直报(各村卫生所和个体诊所全部实现了电话直报),筑牢了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提高了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五苗接种率分别达到:卡介苗100%,脊髓灰质炎疫苗98%,百白破95%,麻疹95%,乙肝98%,0~7岁儿童建卡率100%、建证率100%;同时,该院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领导小组,责任明确、行动迅速,对重大疾病的控制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显著提高,在抗击“非典”和防治“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工作中,充分体现了白衣天使“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道主义精神。
  近年来,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顺利实施,漯河市召陵区邓襄镇卫生加强了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领导管理,参合率均达96.8%以上,基本实现了农村人口全覆盖,有效解决了农民群众缺医少药、看不起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构筑起了广大群众健康保障的牢固大堤,受到了上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六十年沧桑巨变,六十年辉煌历程,在充满激情的岁月里,邓襄镇卫生事业走过了一条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艰苦创业之路,创造出了一个个辉煌。”记者采访结束时李宏超院长说,“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孜孜不倦的追求科学,团结一致,为邓襄镇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