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明杰 通讯员 王四海 陈经纬 乡村群众看病越来越方便了、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8%以上、传染病发病率持续下降,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罗山县近年来着力构建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农村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这是记者近日在该县采访时了解到的。 近年来,罗山县按照“建网络、打基础、抓管理、保质量、扩内涵、上水平”的基本工作思路,大力构建卫生服务网络。县卫生局针对群众看病难题,按照规范化要求对县级医院全面进行改造: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等单位改扩建工程目前已完工并投入使用,乡镇卫生院实现了“七有两化一温暖”目标。近几年,该县以“房屋、设备、人员、技术、管理”五配套为重点,以项目为支撑,多方筹资8000余万元,大力加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扩建、改建医疗用房10万余平方米,添置彩超机、电子胃镜、大型X光机等设备150余台(件),大力提高了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今年,罗山县举全县之力,大力推进村卫生室建设,全县投资4300余万元,实现了每村均有一所标准化村卫生室的目标。 按照“51111工程”建设目标,罗山县重点抓人才队伍培养,实施科技兴医、人才兴院战略,每年按专业技术人员10%的比例,选派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培养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分专业、分层次、分期、分批,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轮训,打造了一支作风好、业务精的卫生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