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134期第1版
 
2009年第134期第2版
 
2009年第134期第3版
 
2009年第134期第4版
 

内外兼修求发展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访长葛市卫生局局长刘水法
□本报记者  乐 山  王 平  王正勋
    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先进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全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2007年以来,长葛市卫生系统赢得了一连串的荣誉。
    而在2007年以前,长葛市的医患纠纷不断,甚至严重影响到医疗机构特别是乡镇卫生院的正常运行,卫生局也因为这种状况头疼不已。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了长葛市卫生系统这么大的变化?近日,记者专门采访了长葛市卫生局局长刘水法。
老问题出现新情况
    记者:您能介绍一下2007年以前长葛市医患纠纷的情况吗?
    刘水法:2006年8月和2007年3月,长葛市某县镇卫生院接连发生了两次大的医患纠纷,患者家属围堵医院,医护人员无法正常上班,医院的诊疗工作陷入半瘫痪状态,两三个月下来,医院经济状况入不敷出,人心涣散。这是当时全市11家乡镇卫生院实际状况的一个缩影。
    记者:当时医患纠纷频发的原因是什么?
    刘水法:经过深入调查分析,我们发现,一大部分医患纠纷发生的原因与医疗质量有关。
    另一方面,由于群众维权意识的增强,和一些“闹事就能得点好处”的不良风气的影响,也促使了医患纠纷的频发。
    从根本上来说,自2003年我市实施新农合制度之后,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逐渐缓解,患者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也有了提高,而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整体上没有跟得上农民群众的需求。
新措施带来新面貌
    记者:当时作为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你们是如何应对的?
    刘水法:痛定思痛之后,我们决定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为突破口,提高卫生院的服务水平。一是建立新闻发布会制度,二是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患纠纷内部鉴定制度。
    卫生系统每3个月召开一次由全系统各单位主要领导参加的大会,并邀请市主管领导和新闻媒体记者参加,把该季度各医院的考评结果进行大会通报,排名在最后3位的,该单位领导要在大会上作检讨发言。
    此举推行之后,卫生院对医疗质量管理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更加重视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
    最典型的一家卫生院,在作了检讨发言半年之后,又作为质量管理的优秀典型作了发言。
    记者: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患纠纷内部鉴定制度是怎么回事儿?
    刘水法:2007年初,在全市开展名医、名科、名院评选之后,我们又建立了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名医和卫生局的有关人员组成,主要任务是对医患纠纷进行调查和内部鉴定,帮医院找出原因,提供解决纠纷的思路,进而帮助医院进行整改和完善。
    医院对这些名医是信任的,群众对于自己参与评选出来的名医也是信任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提出的建议一般医患双方都能接受。
    两项制度实施之后,医患纠纷逐渐减少,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逐渐提升,今年以来,全市未发生一起大的医患纠纷。
新机遇催进新发展
    记者:近两年长葛市乡镇卫生院医疗质量逐步提高,医患关系变得和谐,除了主观上的原因,客观上还有什么因素呢?
    刘水法:国家加大了对基层卫生的投入,医院不再为温饱问题发愁,有精力来重点抓医疗质量问题了。
    新农合是一项好政策,“农民群众得实惠,卫生系统得发展,党和政府得形象”,极大地促进了卫生院的发展。
    而今的“五大工程”,更是为乡镇卫生院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作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的枢纽,乡镇卫生院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