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晓军 王正勋 通讯员 石体锋
“五大工程的推出,作为新医改的突破口,为全省卫生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今后5年的发展规划了蓝图,也为河南省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拉开了序幕。”焦作市卫生局局长袁树庄告诉记者。
据了解,焦作市致力于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整体水平,河南省卫生系统五大工程建设实施后,结合自身实际,从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公立医院改革等着眼,掀起了新一轮发展的高潮。
农村就医环境极大改善
“河南卫生系统五年百亿工程提出,要通过加大投资力度,在县域内形成以县医院为龙头、其他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依托、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核心、一般乡镇卫生院为骨干、行政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多级‘立体’农村卫生服务网络。这必将切实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群众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信心。”袁树庄告诉记者。
据了解,焦作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争取国家、省卫生项目资金以及落实配套资金,以项目带动县级医院标准化、中心乡镇卫生院示范化和行政村卫生室规范化等“三化”建设,力争3年内使全市所有县(市)医院和中心乡镇卫生院达到标准化建设标准。截至目前,焦作共争取卫生建设项目116个,其中中心乡卫生院建设项目26个、标准化县医院建设项目3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12个、中心乡镇卫生院设备装备项目75个。
此外,该市争取480万元村卫生室建设项目资金,并且经市政府同意2年内完成全部村卫生室的规范化改造。目前,该市已经完成1100所标准化村卫生室改造任务,年底前将再完成320所建设任务,2010年改造770所。到2010年底,该市每个行政村将至少设有1所标准化村卫生室。
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紧锣密鼓
“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任务艰巨。焦作市卫生局按照《河南省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要求,认真落实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激励政策,从经济收入到个人发展各个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待遇。”袁树庄说。
据了解,焦作市卫生局出台措施,鼓励和引导医学院校大学毕业生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工作,并采取请进来、送出去、高等医学院校引进和定点培养、在职卫生人员学历培训、乡村医生岗位培训等多种措施,在5年时间内,将免费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培养50名研究生、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中心乡镇卫生院培养200名本科生、为乡镇卫生院培养500名专科生,将全市2000名注册乡村医生全部免费轮训一遍。目前,该市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上基层的选拨考试工作已经完成,为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院引进高校毕业生 86 名,其中本科生32名、大专生54名。
高端人才培养趁势而上
袁树庄认为,“省卫生厅出台卫生科级创新人才工程实施方案,计划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开拓创新、具有国内领先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卫生科技领军人才,适应了建设创新型河南对卫生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将带动我省医学学科的发展。”
据了解,焦作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和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计划从明年起财政列支专项经费,医疗机构从业务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提取配套资金,设立卫生科技创新基金,创建优势专科、评选学科带头人、建设后备人才库。到2012年,该市将在心胸外科、肿瘤学科、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等几个优势医学学科领域,培养和引进2~3名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学术带头人、10名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优秀人才,重点资助一批具有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卫生科技人才,培养50名在市内有较高学术地位和影响力的青年专家或名医,形成有梯队、有活力的医学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卫生科技水平的提高。
加强医改的创新实践
袁树庄说:“五大工程对医改提出了要求,焦作已成功召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并从政策、技术、人员等各方面做好准备,统筹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政策研究、调研论证、相关配套政策起草等工作。”
该市在这方面的设想包括:一是积极巩固和完善新农合,确保人均筹资达150元,参合率达95%以上,扩展新农合市级定点医疗机构费用直补,全面推行新农合门诊统筹,切实提高保障水平。二是积极探索在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积极争取地方财政的补偿,研究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增加药事服务费、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政策。三是积极配合有关部门重新核定专业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使其与之所承担的任务相适应,并完善其财政补偿机制。四是形成多元办医格局,鼓励和指导社会资本参与部分公立医疗机构的重组改革或者直接举办医疗卫生机构,满足患者不同层次的就医需求。五是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编后:河南卫生系统五大工程建设,件件关乎群众健康和生命质量,焦作市从农村硬件建设(基础医疗设施)的改进、软件建设(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的深化入手,积极研究部署城市高级卫生人才培养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整体医疗布局呈现良好的态势,必将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负担,推动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