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息县岗李店乡卫生院院长 邹 冲 至2008年底,息县岗李乡设有乡镇卫生院1所,村级医疗卫生机构20所。现从业人员总数168人。 2007年,岗李乡组织开展“乡村一体化”试点,2008年在全乡范围内推广实施。截至目前,全乡已有杨棚、唐刘庄、李营3个村逐步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2008年底,岗李卫生院就如何进一步巩固、规范和发展“乡村一体化”工作,又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其宗旨是从强化管理措施入手,以规章制度为依托,以规范化管理为手段,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 岗李店乡“乡村一体化”采取“三定”(定机构、定人员、定标准)、“五统一”(机构统一设置、人员统一考核标准调配、药品合作医疗用药统一标准指导和自主采购结合、业务统一安排、财务采取县卫生局会计工作站统一管理的管理模式),将原有的20个村卫生室重新考核规划出李营、唐刘庄、孙老庄、杨棚4个中心卫生室。中心卫生室按照甲级村卫生室的标准新改扩建了业务用房,平均业务用房面积达240平方米,平均观察床数达6张以上。2007年至2008年,全乡累计接诊病人11.79万人次,计划免疫普及率97.8%,母婴保健普及率76.5%,健康教育普及率100%。 “乡村一体化”的主要做法有:一、确定科学、和谐、超前、快速发展的思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行微机化管理,可高效准确地传递防保信息数据,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提高了药物、财务管理水平。二、卫生室上门入户到床前的传统服务模式与现在的人性化服务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紧密结合。在运作中,该院把提高人性化服务水平作为一项核心工作,提出了“病人与卫生室人员零距离”诊疗方案,让村民熟悉诊疗电话,解决了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慢病残疾人以及偏远村民看病交通难的问题。三、严把卫生准入制度,规范人员考核办法,保证卫生室持续发展稳定。严格一村一室,定期考核工作人员;对违规违纪人员依制度处罚;建立上级防保拨款分配制度;建立卫生室卫生事业发展基金制度(按业务收入的20%~40%作为发展基金解决业务发展和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由乡为单位、全体乡村医生公开选举5人组成监督委员会,以卫生局、卫生院、卫生室三级网进行基金管理);以保证公共卫生服务为前提,实行按劳分配与绩效相结合的工资分配办法,坚持以绩效定报酬,按岗定酬、按业绩定酬,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和技术水平等要素挂钩,充分体现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有效激发乡村医生的工作热情。 为进一步净化医疗卫生服务市场,巩固“乡村一体化”改革成果,增加医疗市场监督强度,岗李乡卫生院对外公布有奖举报电话,逐步形成了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内部监督的良好氛围。同时严格内部管理,为“乡村一体化”的健康运转服务,努力扮演好管理员与服务员的双重角色,不断推出便民措施,增强人性化服务,用爱心为民服务,营造和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