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息县路口乡卫生院的报道 本报记者 王明杰 通讯员 周国健 薛运华 改革开放的号角,像春雷唤醒中国大地,如春辉暖透万里河山。息县路口乡卫生院乘东风从低沉走向高昂。 路口乡卫生院院长贾海献说,回首过去艰难曲折的道路,展望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感慨禁不住涌上心头。1958年建院时,医疗设备只有听诊器、体温表、血压计“三大件”。在改革开放初期,该院仅有医疗和生活不能分开的砖瓦房屋;由于经济落后,医疗设备不足,交通不便,地方病、传染病猖狂,抗生素等常用药品严重匮乏,群众只得“小病拖、大病扛、抗不了见阎王”。改革开放后,该院积极推进卫生改革,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和医疗服务质量,取得了明显成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给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近年来,路口乡卫生院根据农村卫生工作的需要,在困境中不断加强乡村两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加强镇村两级疾病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了疾病抢救速度、法定传染病报告速度和公共卫生事件组织指挥能力,基本形成了以镇卫生院为枢纽、以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功能较为完善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实施,让广大农民看到了希望。2007年度全乡参合28380人,参合率76.96%;2008年度参合36907人,参合率94.53%;2009年度参合36629人,参合率98.98%。新农村报销比例不断提高,农民就医费用不断降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广大农民就医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路口乡卫生院院长贾海献介绍,近几年来,在县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该院不断加大防保站建设投入,新建房屋3间120平方米,配置冰箱、冷藏包、紫外线灯等医疗设备,安排专业技术人员3人;通过开展门诊化接种,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覆盖率100%,全程接种率98%;全镇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基本消灭麻疹的目标,乙肝病毒携带率由10.5%下降至4.6%,新生儿乙肝病毒携带率下降至0.9%。特别是“降消”项目开展后,该院加强并规范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使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逐年下降,2007年两项指标均低于国家控制标准。近几年,由于党和政府加大卫生的投入和“卫八”项目的实施,该院的院容院貌焕然一新:新建了住院楼房,购置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如进口东芝B超、200毫安X光机、心电工作站、脑电工作站、生化分析仪、心电监护仪、12孔无影灯等,逐步改善了群众就医条件;同时采取选聘大中专生、外派进修、内部业务培训和个人自学等方式,不断提高业务技术人员素质。通过多年的培训学习,医疗技术和医疗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就诊人次明显增加,业务辐射到周边10余万人口,年业务收入逐年递增。如今,该院职工团结向上,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面对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路口乡卫生院院长贾海献表示,今后将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践行党和政府的卫生方针政策,努力把卫生院办成人民信赖的、贴心服务人民的医院;全体医务工作者将永担重任、奋力向前,让医疗卫生之花在息县大地上结出丰硕的果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