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133期第1版
 
2009年第133期第2版
 
2009年第133期第3版
 
2009年第133期第4版
 

导医服务:有待规范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医疗服务质量的好坏,从医院门诊导医台和导医护士的工作可以窥见一斑。然而这个窗口能否美化医院的形象,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温馨服务呢?日前,记者对开封市多家医疗机构进行了暗访,其结果只能用良莠不齐、喜忧参半来形容。
     导医举止像跳舞
  11月9日9时15分,记者来到了开封市一家综合医院。此刻正是就医高峰期,门诊大厅的一侧,一个开放式的导医台后面坐着2名工作人员。面对众多的患者,这2名工作人员却是视若无睹,一个在喝水,一个在看报纸。记者注意到很多,想要咨询的患者看到这般情景后都到门诊大厅中间的就诊指南图版上找自己需要的信息了。更让记者想不到的是,在指南图版前还有3名导医护士,她们对往来于身边的患者也是置若罔闻。3位姑娘聊天聊到高兴处还晃动着腿哈哈大笑,形似跳舞。其间,一位姓葛的老人拿着挂号单讯问中医科怎么走,一名姑娘右手向西一指说:“一直往前,门口有牌。”简单的一句话就把患者打发走了。在记者观察的40分钟内,她们聊天将近30分钟。
      导医台成了床凳
  11时40分,记者来到开封市口腔医院。这家医院环境优美,相对综合医院来说比较安静、整洁。此刻的门诊大厅,宽大的导医台后空无一人。记者在该院的诊疗区走了一圈,依然没有看到导医人员,就在记者准备离开的时候,看到两名身穿白大衣的男子一人横卧、一人斜趴在导医台上抽烟聊天。
  当天下午,记者来到开封市妇幼保健院。这家医院的导医台上散乱地放着一些科普宣传资料,一名身穿白大衣的女工作人员就势坐在导医台上,面对墙壁与身边的人聊天,大厅里一些小患者哇哇的哭声丝毫没有影响她们的聊天情绪。就在记者将要离开医院的时候,她们还是聊得火热。
      规范导医成特色
  记者来到开封市中医院,看到这里的导医服务,与前面见到的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开封市中医院门诊大厅导医台,整齐摆放着各种中医药宣传资料供患者索取,几名导医人员身着工作服端坐在导医台后随时接受患者的咨询;这里有中医药咨询、健康咨询、就诊咨询和投诉接待处,各种台账记录齐全;在导医台的一侧还有热水和一次性水杯供患者使用。身披绶带的导医护士站在导医台的两侧,一旦有患者咨询,她们或热情接待,或将患者引领至相关科室,遇到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导医护士会主动搀扶。一位长期在开封市中医院看病的老患者很感动地对记者说,他觉得医院这个导医台就是一个特色。“尽管天气严寒,来这里就诊的患者仍会感到一丝温暖和慰藉。”
  对于初次就诊的患者,特别是少数民族患者、农村患者和老年人患者,对于复杂的环境往往感到茫然,不知该如何就诊,导医台是医院最先面对患者的“窗口”,能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少的精力,得到最有效的医疗服务,导医工作因此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导医除了热情的态度外, 还要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能对前来咨询的患者的病情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合理分诊。但是一些医院的导医台似乎成了一个摆设,疏于管理、疏于监督。而且据了解,多数医院的导医人员均为实习生或临时人员,这样为患者提供导医服务的质量将大打折扣。
  医院管理者应重视导医这个窗口,加强导医力量、提高导医质量,让导医能真正起到为患者指导就医的作用。
编后
  对于初次就诊的患者,特别是少数民族患者、农村患者和老年人患者,对于复杂的环境往往感到茫然,不知该如何就诊,导医台是医院最先面对患者的“窗口”,能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少的精力,得到最有效的医疗服务,导医工作因此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导医除了热情的态度外, 还要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能对前来咨询的患者的病情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合理分诊。但是一些医院的导医台似乎成了一个摆设,疏于管理、疏于监督。而且据了解,多数医院的导医人员均为实习生或临时人员,这样为患者提供导医服务的质量将大打折扣。
  医院管理者应重视导医这个窗口,加强导医力量、提高导医质量,让导医能真正起到为患者指导就医的作用。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