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基层医疗单位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践(三)
□本报记者 胡晓军
国家和河南加大农村卫生投入、农村基础医疗实施大为改观以来,处于农村三级卫生网络枢纽位置的乡镇卫生院,抢抓机遇,强化内涵建设,破解发展中的人才瓶颈问题,在卫生院管理中坚持因地制宜,在医疗服务中紧贴农村群众心理需求,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而随着全省第三批基层医疗单位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开展,一个个品牌卫生院的创新实践已成为其中的亮点。
人才短缺迎刃而解
以科技知识和学术讲座来提升员工的医疗技术素养,以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来提升全院的医疗技术水平,抓好科主任任期目标责任制……这样的对于医疗技术人才培养的高要求,目前已成为不少乡镇卫生院致力的目标。
记者从新郑市八千乡卫生院了解到,他们切实把人力资源建设作为“第一要务”,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一是定期举办各种科技知识和学术讲座,举办各种技能操作演练,让每个人都能以良好素质赢得广大病人的信赖。二是培养选拔学科带头人,从职位、薪金、科研经费、学术交流等多个角度向学科带头人倾斜,努力培养技术骨干队伍。三是对确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突出业绩的优秀中青年技术骨干,不搞论资排辈,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四是签订科主任任期目标责任书。
鲁山县赵村中心卫生院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一方面,以病人为中心,将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让患者满意作为医院工作的首要任务;一方面,以医院职工队伍为本,把让职工满意作为医院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发展人,努力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和人生目标。
管理求实渐见真章
医院管理的效率如何,直接影响着医疗服务的效果。而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中,各乡镇卫生院的回答是,坚持因地制宜,创新实践,切实形成了较强的医疗行为执行力。
在嵩县车村镇中心卫生院,他们经过积极探索,成为全国首批40个农村中心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质量评估管理长效机制试点之一。具体做法包括,建立“三全一多样”、“三项原则”、“三自行动”的“三三”制全过程,自己管理自己的“质量管理评估体系”;推出“创新服务、强化评估、改进质量、优化分配”的卫生服务质量评价活动;实行“评价管理”、“质量与分配”卫生服务质量评估管理新办法,在全院形成“人人保科室,科室保医院,医技保临床,后勤保全院”的质量管理机制,有力推动了卫生院卫生服务质量评价和改进。
在武陟县乔庙乡卫生院,他们坚持用科学管理、人性化管理的科学发展观武装广大干部职工的头脑。通过加强培训、开展素质教育、完善规章制度等多种有效形式,让广大干部职工在卫生院这个大舞台上不断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服务患者的能力和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
服务立心树立口碑
让农村群众在看病就医中感到满意,就是要采取切实满足他们需求的服务措施,从心理上关心他们、尊重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家门口服务的温馨。
在新密市大隗卫生院,他们着力于服务态度的改善。党员带头争当文明标兵,深入开展“假如我是病人”活动,大力推行“患者就是我们的朋友,就是我们的亲人”的服务理念,使全院上下形成了“只要患者需要,我们必须做到”的服务风尚。在内黄县东庄镇中心卫生院,他们以“惠民生、顺民意、办实事、求实效”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其中,在他们开展的对住院患者回访跟踪服务活动中,主管医生对每一位出院病人一周内进行电话回访,今年1~10月份跟踪回访率达100%,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
虞城县杜集镇卫生院院长钟志义告诉记者,该院深入开展以“改变作风、规范管理、优化服务、树立形象”为主题的“办百姓满意医院”创建活动,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降低医药费用,创建出优美、和谐的医疗卫生服务环境,全面提升了该院的医疗服务质量。
据了解,为优化服务流程,杜集镇卫生院增加收费、司药、护理、B超人员,努力减少病人交费、划价、治疗、检查排队现象。同时,他们还在门诊大厅、走廊、门诊病房、医院门口设立指示牌和咨询服务台,在服务台配有打气筒、轮椅等,以方便患者和特殊病人需求。不仅如此,在新农合医疗政策的落实中,该院是该县措施最得力、完成任务质量最好、注册速度最快的卫生院,使该镇参合率、参合人数都达到该县第一,确保了患者随出院随报销,让参合农民真实享受到了国家的惠民政策。
一个个品牌卫生院就此乘势而起,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
编后: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践,不仅塑造着品牌乡镇卫生院的形象,提升着他们医疗管理、医疗服务的能力;同时,乡镇卫生院通过积极参与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也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以其在基层医疗卫生的创新实践,传达了党和政府重视民生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