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河南省首届名中医刘静宇 本报记者 李季 中医中药,中华国粹。千年历史,名医辈出,世人纷纳。师承,乃中医成才之捷径。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师其法而不泥其方。博采众长,广涉医籍,辩证论治,创新汲取。路在脚下,须脚踏实地,一份付出,一份收获,爱业敬业是真谛。路漫漫其修远兮,为振兴国粹吾将上下而求索! ——刘静宇感言 秋日艳阳下,金菊吐蕊时,站在郑州市绿城广场河南省首届名中医颁奖台上,来自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业务副院长、主任中医师刘静宇从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手中接过了“河南省首届名中医”这块沉甸甸的奖牌。此刻,他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不惑之年的他回顾自己的从医历程,百草的芳香浸润出他高洁的人格,使他在拿起药杵那一刻便立志:解民疾苦为良医,不懈追求成名医。 幼承家学 耽嗜岐黄 刘静宇涉足中医事业并一举摘取“河南省首届名中医”的桂冠,这得益于他的慈父也是他的恩师——国家级名老中医刘学勤先生。中医界的“传承”二字在刘学勤与刘静宇父子之间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古城开封钟毓灵秀,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针灸铜人宋天圣铜人即出自当时的宋国都汴梁。在中医药学氛围浓厚的开封,刘学勤先生汲取得天独厚的中医药文化,自1958年参加工作以后不断勇攀国学高峰,从教授到硕士生导师,从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一路走来,历任内科主任、肝病研究所所长、开封市中医院院长、名誉院长及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是第2批、第4批全国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全国中医糖尿病重点专科导师,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曾被国家二部一局授予“培养中医药人才贡献奖”,还被评为“德艺双馨”专家、河南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河南中医管理先进工作者,2008年被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和开封市人民政府授予“河南省中医事业终生成就奖”。他在中医药界经过几十年潜心钻研和苦心励志终成德高望重的国家级名老中医。 刘静宇就是出生在这样的中医世家。从小的耳濡目染,使他对中医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浓郁的中医药文化也让他为自己的人生选择了一条与百草为伴的道路。 1985年刘静宇毕业于河南中医本科学徒班后,被分配到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初入杏林,他每天坐门诊、开处方。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日复一日,刘静宇看着自己开出的一张张方剂为患者解除病痛、带来健康,心中除了欣喜,也日益感到了身为医者的责任深重。于是,刘静宇在度过一段按部就班的平静日子后,那份为患者解除病痛的责任感让他开始花更多的时间苦苦探索祖国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 一名中医药学者要想在中医药学这门博大精深而又传承性非常强的宝库中取得真经,除了自己的悟性之外还要有名师相传,才是成才的必经之路。正是刘静宇对中医药学的热爱和执着,让有爱才、惜才的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1997年,确定已是副主任医师多年的他成为著名中医药学家、也就是他的父亲刘学勤的学术继承人,这可谓真正的子承父业。此后3年,在刘学勤的精心培育和教导下,刘静宇的医德修养、医学理论水平有了长足的提高,临床辨证能力和经验得到了锻炼和丰富。 为使父亲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能尽快应用于更广泛的范围,能更多地拯危救急、造福百姓,刘静宇在饱览历代医学名著,翻阅大量家传的手抄本、笔记,悉心积累父亲的从医心得、临床记录和典型病例的手稿后,挑灯夜战、笔耕不辍,在短时间内大量撰写刘学勤从医经验总结,并连续在《中国医药学报》发表了《刘学勤治疗哮喘的经验》、《刘学勤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经验》、《刘学勤治疗乙型肝炎的经验》等多篇文章,还书写读书笔记150余篇。他不仅使父亲的学术经验得以继承,还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思索,对父亲的学术成果进行了融汇和创新,对名老中医的医学成果进行了挖掘性的整理和汇编,使宝贵的中医药成果得以发扬光大。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医药学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中医人去传承、去探索,尤其是当今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医学子不但要有过硬的理论,而且还要加强自身文化建设与应用实践能力培养。2000年,高级师承中医学徒刘静宇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献身中医药事业已经成为他人生追求的目标,无论社会上对中医药的态度是热捧还是漠视,刘静宇都始终保持着对中医药学孜孜以求的心态,不断探索祖国医学治病救人的精髓。他立足临床,重视科研,有得辄著,终成名家。 仰古尚新 倾心致仁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刘静宇醉心于中医药事业,在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中寻幽览胜,融汇贯通。很多名老中医在与刘静宇交流后都感叹:“后生可畏。”原因就是他能抛开中医传统的门户之见,而取各家之长,师其法而不泥其方,按照祖国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原则,结合现代医学理念,巧妙运用理、法、方、药,在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高热、糖尿病等危重急症的诊治方面,系统形成了自己既重视中医药学理论的深刻内涵又大胆思维、勇于创新的治学风格;既抓住明确的药效成分,又顾及不明确的其他成分,做到继承传统不泥古、积极创新不离宗的独特见解和治疗方法。 刘静宇的学有所成还得益于丰富的实践经验,随着他2004年从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医师走上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业务副院长的岗位,他仍没有丝毫的懈怠和放松,仍一直坚守着医疗第一线——门诊、病房、急诊抢救。每次坐诊,他依然像一名普通的医生一样毫无专家的架子。他对常见病、多发病审证求因、洞察细微、辨证娴熟,临床施方用药有奇特之处,能重能轻,敢寒敢热,每每应证而起。如临床所见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者,可见于各类肝病,但其“升高”的病因又各不相同,或湿热蕴结,或肝郁脾虚,或气滞血瘀,或肝肾阴虚。此时,若受“炎症束缚”一味苦寒降酶,对初病属实、属热者或可取效,对脾虚湿浊、肝肾阴虚者非但不能奏效,反而会使他证丛生,后患无穷。 在肝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选用不同的方法降酶才是辨证的态度。临证应根据不同的证情,施以不同的治则和方药,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刘静宇按照辨证施治的原则,结合治疗肝病的经验,灵活准确地应用各类肝病的10种“降酶”方法:苦寒降酶法、甘寒降酶法、舒肝降酶法、化瘀降酶法、芳化降酶法、健脾降酶法、凉血降酶法、滋阴降酶法、化痰降酶法和导滞降酶法等。这样,统观整体,灵活辨证,恰当用药,血清谷丙转氨酶多能循序降低,肝功能其他指标也会随之下降。每用每验,疗效颇佳。 刘静宇认为,药不在多而在精,量不在大而在中病,贵在轻灵活泼,恰中病机。辨治疑难,知常达变,临证时既忌浪投峻药以求速效,又忌轻描淡写贻误战机。急证重病,治当祛邪为主,药量易重,直达病所,一举中鹄。如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在辨证的前提下,选准对象,必要时可泻水、利尿、宣肺三法同用;大戟、甘遂、二丑、大黄、葶苈子、麻黄、猪苓、黄芪同施,疗效往往更佳。单用黄芪、葶苈子治疗早期肝腹水既不伤气又不泻下,只见尿量增加,腹水日见缓解。对于慢性病轻证,用药剂量,宜轻宜稳,用药关键在辨证准确,选药轻灵。临证治病,善用经方,如治疗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投大承气汤,服药一剂,燥粪下,频矢气,疼痛止,肠胃通,此急病重证即获痊愈,患者幸免一刀之苦。 刘静宇受仲景半夏泻心汤、乌梅丸等组方用药法度的启示,针对现代不少疾病,常见寒热错杂、虚实并见的复杂证候,多以寒温并用、补泻兼施之剂而获验。如治外感高热,常辛凉与辛温并用;治咳喘证,多用二陈汤加青礞石等寒温并施;治臌胀,多攻补兼施;治肝病腹胀、胆石症、胆囊炎、胃脘痛,多用半夏泻心汤加味。寒热并用,辛开苦降,均取得满意疗效。 刘静宇除了沿承传统方剂用药外,更崇尚内外同治。他结合肝病治疗机配合研制的“肝复康离子导入液”和“脐腰治疗带”治疗肝病疗效显著。临证时强调中西合参、病证结合,主张辨证与辨病统一论的观点,即“辨证寓于辨病,辨病必须辨证”的唯物辨证观。在辨证与辨病结合的过程中,更要重视整体调治。如辨病为“病毒性肝炎”,还必须辨证属湿,热、郁(瘀)、虚等,即属于湿热蕴结型、肝郁脾虚型、气滞血瘀型、肝肾虚损型等,这样辨证与辨病统一起来,运用整体调治手段,拟出针对性较强的施治方案,治疗效果必然会令人满意。 在中医疑难杂症的诊治方面,刘静宇更是显得游刃有余,他尤擅治疗肝炎、肝硬化、肝腹水、胆囊炎、胆结石、脂肪肝、糖尿病及心脑、呼吸系统疑难病症。山东、河南等地患者,慕名求治者,络绎不绝,以致他常不能正常下班。 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多年来,刘静宇道承岐黄、业济苍生,自然也收到了一封封饱蘸着患者真情挚意的感谢信和一面面充满感激之情的锦旗,看着那一行行滚烫的语言,望着那一面面锦旗溢美的称谓,从字里行间记者分明看出一颗颗感恩的心。此刻,刘静宇会说:“这不就是对我的最大回报、最高奖赏吗?” 秉烛论著 硕果颇丰 青灯黄卷,一杯香茗;尺牍铺案,挥毫撷英。 熟悉刘静宇的人都说他是个学者型的专家,这样说是因为他不仅善学,而且善思,更善总结。 24年来,刘静宇勤诊善思、辛勤笔耕,总结临床,有得辄著,加强交流,促进学术发展。他先后将自己二十多年的临床经验进行汇总,发表了《肝炎降酶十法》、《冠心病心绞痛外治十法》、《肝复康离子导入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胃安汤治疗胃脘痛的研究》、《支气管哮喘外治八法》等学术论文50篇;主编了“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中国现代百名临床家·刘学勤》、《实用疑难病中西医诊疗全书》等12部;作为副主编编撰出版了《实用专病专方临床大全》等9部专著;还参编了《肝胆病诊疗全书》、《常用药物新用途大全》等专著10余部。合计出版学术著作30余部,约2000万字,均由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发行,多部书籍多次重印再版,在学术界影响与日俱增。其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型巨著《本草纲目通释》、《实用专病专方临床大全》两书的出版发行,为推动我国中药事业和专科专病建设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刘静宇除著书立说外,还立足临床,重视科研。目前他已获省市科研奖8项,获国家专利2项。他主持参与的“胆宁胶囊治疗胆石症的临床研究”、“强肝软坚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气虚血瘀型)的临床观察”、“实用专病专方临床大全”、“常用药物新用途大全”4项,均获河南省中医科技成果二等奖。“糖尿康离子导入法治疗乙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健脾泄浊化瘀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脾虚血瘀型)的临床观察”、“芪术汤治疗慢性鼻炎鼻窦炎并观察影响鼻纤毛传输功能的临床研究”3项获开封市科技成果二等奖。“肝复康离子导入法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研究”获开封市科技成果三等奖,开封市科技局项目“刘学勤主任医师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研究”已完成,待鉴定后申报成果奖。刘静宇参加研制的“乙肝脐腰治疗带”、“糖尿病脐腰治疗带”、“癫痫治疗帽”均已被国家专利局授权专利技术并推广应用。 行成于思,业精于勤。孜孜不倦的追求让刘静宇在中医药的大花园里勤奋采摘着硕果。 现如今,第二届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获得者、河南省首届名中医,开封市第4批、第6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以及开封市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开封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开封市新长征突击手、开封市第一届、第二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第三届开封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开封市卫生科技先进工作者等一连串的桂冠戴在了他的头上。 刘静宇在繁忙的业务工作之余常参与社会工作和学会工作。他兼任开封市政协九届、十届委员会委员及开封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常务委员会委员、开封市科技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青年科技创新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分会理事、河南省中医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医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院协会医院门诊—体检和健康管理专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院管理协会急救中心分会首届委员会委员、开封市中西医结合委员会秘书长、开封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开封市防痨协会理事、开封市医院管理委员会委员、开封市感染委员会委员、开封市中医药防治非典专家组副组长。 “路漫漫其修远兮,为振兴国粹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刘静宇成才感言中的一句话。面对成绩,刘静宇在感到自豪的同时,深感自己肩头责任重大。 成绩,标著的是过去。在今后漫长的医疗生涯中,刘静宇认为中医药事业的科学发展将由于党和国家的更加重视而跨上新的台阶,作为一名中医药学工作者将有更加广阔的用武之地,他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而是向自己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那就是“博学、笃行、善思、审辨、精研、创新、兴中医、攀高峰”。他愿意与更多的同道一起共同为祖国传统医学的辉煌、为更多患者的健康付出自己更多地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