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卫生文化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侧记 □本报记者 张晓华 赵 炜 随着6月27日河南省卫生系统文化建设工作动员大会的召开,历经半年全力建设,50万名白衣天使们以巧手慧心,制作出了一场“色、香、味”俱佳的文化盛筵。11月20日,这场盛筵,在省会郑州隆重开席。 色佳—— 十八般“厨艺”打造诸多亮点 在11月20日上午举行的座谈会上,来自全省各地卫生系统的代表们,热情洋溢地向大家展示着他们的“拿手好菜”。从院歌、院徽的征集到院服的设计,从医院的整体布局到人性化服务的细节,从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到与患者的互动,从运动会的召开到文艺汇演……他们集思广益、妙招迭出,从选料到加工都精雕细琢,从而出炉了一道道精美的文化佳肴。 七一前夕,河南省人民医院举办了“永远跟党走”主题活动。而在新中国六十华诞到来之际,该院又开展了辉煌60年——“十大功臣”、“十大标兵”评选活动,成为深入推进医院文化建设的又一生动实践。 因电视剧《大国医》的热播而闻名全国的洛阳正骨医院,是品牌文化建设中的典范。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洛阳正骨已与洛阳龙门石窟、洛阳牡丹、洛阳水席并称为“洛阳四绝”,并与“平乐郭氏正骨”分别被列入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医院管理也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郑州市卫生局以建设卫生管理机关为卫生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向,提出的创建学习、法律、服务、效率、创新、廉洁的“六型”机关建设,被市委、市人事局列入郑州市公务员管理办法,在全市推广。 2004年全系统运动会,2005年广播体操比赛,2006年技术大比武,2007年廉医演讲比赛,2008年歌咏比赛……洛阳市卫生局局长朱其昌清楚地记得洛阳市卫生系统每年举办的大型文化体育活动。 …… …… 正确的指引加上集体的智慧和热情,让这场文化盛宴百肴齐备、五光十色。 香浓 ——“主打菜”馥郁芬芳众口齐赞 结束了上午的座谈,下午两点钟,与会代表们来到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省妇幼保健院)——文化建设的标兵医院,进行观摩学习。 在该院,每座建筑物前都可见到穿着红色套装裙的导医护士,笑容可掬地进行引路指向、答疑解问。 随着她们的指引,代表们来到位于医院“睿智楼”五楼的会议室,观摩该院院歌与礼仪表演。铺着地毯的舞台上,齐齐地站着该院的天鹅湖艺术团全体人员。红色高腰低领绸缎长裙,将女团员们的身形衬托得窈窕动人;白衫黑裤加上黑色的领结,让男团员们平添了几分潇洒率性。伴随着悦耳的钢琴声,“是谁在精心守护?是谁在真诚祝福……”的歌声缓缓响起,这是郑大三附院的院歌《美丽的家园——天鹅湖》。唯美的场景,动人的歌声,让与会代表们心潮澎湃。紧接着的卫生礼仪规范表演,仪态万方的护士们,立姿挺拔,坐姿优雅,走姿潇洒,赢得众口称赞和掌声不断。 在儿科病房楼,一进门就看到墙上整齐地张贴着的儿童画作,鲜红、橘黄等浓烈鲜艳的色彩,太阳、花木、微笑等快乐的意象,诉说着曾在这里住院的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再向里走,走廊里随处可见的卡通提示标牌、高速路上才可见到的扩大视野的后视镜,无不体现着医院以人为本、细腻温馨的文化氛围。 门诊楼大厅里一副几米高的浮雕,雕绘着北斗星、和平鸽、麦穗,象征着平安健康的希望;新生儿游泳馆,五六个新生儿在护理人员精心的照料下,在水里自在地扑腾着;候诊区设置在阳光可以投射过来的玻璃幕墙旁,患者安静地坐在午后的阳光里看书……这里,处处洋溢着一派和谐安详。 “医院文化,是无形的软黄金。”该院院长张展精辟深刻的见解,让前来参观的代表们无不点头称是。 味美 ——养口养心将文化进行到底 融洽的交流,生动的现场观摩,让与会代表们深感文化之魅力、深觉文化建设之必要。观摩结束后,省卫生厅厅长刘学周一番语重心长的总结,更坚定了他们将文化建设进行到底的决心。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阚全程表示,刘学周厅长的总结,给了他们一个很好的提示。下一步,医院将主动与新闻单位加强联系,探讨卫生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办法。 “一个单位的文化内涵有多深,这个单位就能走多远;一个单位的文化支撑有多大,这个单位的业务水平就能提高多少;一个单位的文化载体有多丰富,这个单位的职工精神面貌就有多向上;一个单位的文化穿透力有多强,这个医院的职工战斗意识就有多自觉。”开封市卫生局局长憨振东的一席话,说出了许多代表的心声。 代表们一致表示,诚如刘学周厅长所说,卫生文化建设不是形式主义,而是卫生系统的基础工程,应该建立长效机制,长期、持续地逐步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