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周强调,坚定不移地推进卫生文化建设,把这项基础工程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为全省卫生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本报讯(记者 赵 炜 张晓华 杨小沛)11月20日,全省卫生系统文化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在郑州隆重举行。河南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学周在会上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卫生文化建设,把这项基础工程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为全省卫生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省纪委驻卫生厅纪检组组长侯太杰作了工作报告;省卫生厅领导秦省、黄玮、张智民、魏林娜,厅长助理胡金朝出席会议;会议由秦省副厅长主持。 刘学周在讲话中指出,在全省卫生系统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强力推进五大工程建设、全面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任务的关键时期,厅党组决定召开全省卫生系统文化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这次会议非常重要。自全省卫生文化建设工程启动以来,各地各单位积极探索与尝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特别是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省妇幼保健院)高度重视,坚持以文化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医院发展。他们提出了“天鹅湖精神”,这种精神是十分可贵的,因为它是善与美的海洋,爱与真的家园。他们以“天鹅湖精神”为动力,打造强大的文化力,其背后是凝聚力、号召力、向心力、竞争力、创造力和驱动力。该院文化建设的成效是明显的: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各项功能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不断加快,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服务设施不断改进,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工作热情不断增强,精神风貌士气高昂。这得益于三个方面:一是解放思想,二是科学发展,三是务实高效,探索出一条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务实高效之路,值得各医疗机构借鉴学习。 就进一步推进全省卫生文化建设,促进各项卫生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刘学周强调—— 统一思想,增强卫生文化的凝聚力 全省卫生系统有50多万医疗卫生人员,没有信仰不行,没有灵魂不行。厅党组高度重视,提出卫生文化建设工程。各地各单位积极推进卫生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发展是不平衡的。召开这次会议,也是一个再动员、再部署、再认识的会议。我们是一个特殊行业,在当前新的形势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新医改任务十分艰巨,群众对医疗需求越来越高,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依然存在,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加强卫生文化建设。卫生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业作风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培养高尚思想道德情操的精神食粮,是推动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这次会议,思想认识要再提高,工作措施要再创新,工作力度要再加大;要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立足于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充分认识加强卫生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统一思想,增强信心,坚定不移地推进卫生文化建设。 以人为本,增强卫生文化的感召力 各地各单位要以强化人文服务为切入点,真正把以人为本的宗旨理念落到实处,提升服务品位,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卫生文化内涵建设。一是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再强化。德为立身之本,做人要讲道德,从医要有医德。卫生文化建设首要的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医德教育。像裘法祖、吴孟超等医学大家,一生正气,两袖清风,淡泊名利。医学虽然不能治愈所有的病人,但在医疗过程中,却可以传递人性的关爱,传递真挚的情感。二是人文服务的措施要再完善。要把文化内涵植入到服务措施中去,让病人真正感受医疗卫生服务的人文气息。三是人文服务的内涵要再充实。卫生文化内涵丰富厚重,涵盖思想素质、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廉洁行医等;文化建设也包括科学布局要人性化、标识要规范化、学以致用要经常化、服务措施要真正注入情感沟通等新的服务理念。 强化教育,增强卫生文化的引领力 要坚持以教育为先导,充分发挥卫生文化引领思想、引导行动、规范行为的能动作用。一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始终坚持不懈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卫生文化建设,指导卫生工作实践;必须始终坚持不懈地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深化医药卫生改革的信心;必须始终坚持不懈地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广大卫生人员的斗志;必须始终坚持不懈地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广大干部职工。二是弘扬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的奉献精神。面对公共卫生急事多,深化改革难事多,突发事件险情多,发展任务十分繁重的现状,我们必须教育引导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继续发扬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精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三是弘扬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勇攀高峰的专业精神。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就是要鼓励大家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在科学的道路上敢于攀登,勇于创新,多出科研成果,多出医学大家。 (下转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