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129期第1版
 
2009年第129期第2版
 
2009年第129期第3版
 
2009年第129期第4版
 

新农村的一面旗帜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全省基层医疗单位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践(二)
□本报记者  胡晓军
    初冬的这一场大雪,在润泽乡村田野的同时,也给广大农民群众带来了行动上的不便,村民有了头疼脑热,更是束手无策。大雪纷飞,南阳社旗县的乡村医生秦松坡却照常出诊。和秦松坡一样,此情此景,让河南近10万名乡村医生急在心头。雪还在下,他们已经开始顶风冒雪,或翻山越岭,或冲过夜晚的寒冷进入患者家中,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安慰和温暖。
    这是基层医疗单位科学发展观活动逐渐深入开展之际,全省参加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2810个单位积极行动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在第三批学习活动中,12088名党员率先垂范,急农村患者群众之所急,夯实农村医疗人才成长的通道,在贴近农村群众看病的服务方式上推出新点子,切实维护了农村群众的身心健康,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面旗帜。
人才平台为患者展现广阔空间
    近几年,为切实解决农村医疗水平相对落后的局面,河南省加大投入,建设改造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改造标准化村卫生所,农村群众的诊疗环境大为改善,像城市人一样享有了一个宽敞舒适的就诊空间。但同时,农村医疗卫生人才的相对储备不足,以及在适应群众更高医疗需求上的技术局限,成为农村卫生充分焕发活力的一个瓶颈。
    针对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和成长问题,河南省卫生厅强力推进了农村卫生人才“51111”工程,旨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农村人才医疗水平较低的问题。在第三批基层医疗单位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各地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实践,纷纷推出了稳固和提升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及素质的措施。
    记者从温县卫生局了解到,他们抓住乡镇卫生院人才短缺的突出问题,积极协调编制、人事、财政等有关部门,增加用人编制计划,最终决定把今年的“51111”工程进入面试的16名本、专科毕业生全部录用,为乡镇卫生院注入新的活力。温县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进一步将人才引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让热爱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胜任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毕业生在温县有一个良好的成长土壤。
    据悉,焦作市卫生局将总结推广温县这一经验,努力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切实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人才建设,把扎扎实实办实事、见实效作为基层医疗单位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
卫生进村为患者提供贴心服务
    长期以来,增强农村群众的健康意识,不仅是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的重要举措,更是塑造新农村、新农民形象的一个重要步骤。想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难度可想而知。相对而言,农村群众的健康知识水平更为有限,常常要从最基本的知识讲起,导致工程量浩大;同时,要将比较专业的健康知识传播给农村群众,就要转变传播方式,在贴近性上下功夫。
    在沁阳市崇义镇,农村群众常发出这样的感叹,“家门口有这么好的卫生院,真是我们的福气”。原来,自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沁阳市崇义卫生院以“推行便民、利民、惠民措施,关注民生,强化服务”为实践载体,开展了以“送健康、送温暖”为主题的“卫生进村”活动,切实增强了群众健康意识。
    仅仅一个多月,该院成立的由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室10余名临床骨干组成的巡回医疗队,由院长带队,走村入户,服务义诊8614人(次),为38个行政村的2356名村民建立了健康档案;上门体检1160人(次),筛查出高血压115例、糖尿病82例、子宫肌瘤8例、其他疾病14例。在免费义诊的同时,他们还向广大群众发放宣传手册2100余册,宣讲健康知识和有关惠民利民政策。
    通过免费上门义诊、巡诊、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开展慢性病普查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的亲民为民形象切实树立了起来。
    编后: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广大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以其为民亲民的实践,证明了他们不愧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面旗帜。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