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127期第1版
 
2009年第127期第2版
 
2009年第127期第3版
 
2009年第127期第4版
 

基层卫生局长面对面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建好网底 赢得民心

——访舞阳县卫生局局长陈永军

本报记者 王平 乐山 戴俊

村卫生所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是省卫生系统“五大工程”的内容之一,是一项惠民利民的民心工程。2009年,舞阳县荣获河南省“村卫生所建设先进县”称号,该县在工作中有哪些亮点和值得借鉴的做法?近日,记者专程采访了舞阳县卫生局局长陈永军。

农村卫生服务水平提高

记者:

据了解,根据卫生部门近年的民意调查,舞阳县农民群众对基层就医的满意度,2006年为62.7%,2008年为96.2%,出现这一重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陈永军:

这一变化是可喜的,也来之不易,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农民看病条件更好了,二是更便宜了。

记者:

“条件更好了”,体现在哪些方面?

陈永军:

首先是硬件建设,近两年,通过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全县共近400家村卫生所全部面貌焕然一新,诊疗设备也更加齐全。其次,是乡村医生整体素质提高了,诊疗水平比以前有所提升。总体来说,离“小病不出村”的目标越来越近。

记者:

乡村医生诊疗水平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不像硬件建设那样立竿见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那么,我们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

陈永军:

前些年,我们的村医队伍从学历上、职称上及技术上的水平,客观地讲是比较低的。这在我省乃至全国也是一个普遍问题。

根据上级的要求,近几年我们加大了对村医的培训力度,依托我县卫生职业中专,每年就卫生政策与法规、医学急救、合理用药、疾病预防控制等,开展全员培训,目前我县村卫生所的从医人员,全部取得了从医资格。

我们鼓励村医积极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已经有97.5%以上的村医获得中专以上文凭,其中87名还取得了助理执业医师资格。

此外,我们还鼓励村医积极订阅《医药卫生报》、《中国乡村医药》等专业报刊杂志,加强自学,提高技术水平。

农民看病贵大幅缓解

记者:

从某种角度上讲,农民群众看病更看重的是“便宜”。为什么说“看病更便宜了”呢?

陈永军:

其一,我们实行标准化村卫生室药品统一采购,降低了医疗成本,要价平均降幅达到27.6%。

其二,新农合制度的实施,且在村卫生所看病报销比例大,大幅降低了群众的医疗负担。2009年,全县在村卫生所报销的新农合资金达304.8万元,占小额报销总额448.5万元的67.9%。

记者:

近几年,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确实有很大程度地缓解,您认为这里面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

陈永军:

最根本的原因是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卫生的重视和支持力度,实施了新农合制度,新医改方案对基层卫生又了很大的倾斜。

同时地方政府也更加关注民生,把农民群众的医疗问题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我省卫生系统“五大工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了农村卫生工作的发展。

再者,实事求是地说,我们对农村卫生工作的管理水平也提高了。

靠政府更要靠群众

记者:

在基层,我们听到最多的是关于“五大工程”,请问,到目前为止,“五大工程”给农村卫生工作带来了哪些大的变化和影响?

陈永军:

就村级卫生所而言,硬件建设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县共有397个行政村,目前已经有389个标准化村卫生所建成达标。有130家卫生所已经配备了电脑,年底将再配备130台,计划明年为所有的标准化村卫生所配上电脑,为下一步的新农合门诊统筹工作做好准备。

“五大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卫生的影响将是深远而深刻的。村医的技术水平逐步提高了,但是据农民群众的需求还有距离,特别人才问题是个大问题,还需要逐步去解决。

记者:

舞阳县的村卫生室建设进度是比较快的,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在建设和达标工作中,是如何推进的?

陈永军:

我们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地对卫生所进行合并、改建、扩建或新建,具体做到了“三个结合”。一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做到同规划、同实施。二是与项目建设相结合,对国债和省级卫生项目进行重点扶持。三是与新农合相结合,村卫生所建成达标后,可以作为新农合定点单位。

记者:

您认为,在标准化村卫生所的建设过程中,最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陈永军:

必须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一切有利于建设的积极因素。

要实现“一村一所”的建设目标,仅靠政府的投入,显然是不现实的。我们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手段,充分激发村医和社会人士参与建设的热情,共吸纳社会资金1600多万元,占总建设资金的69.5%。

如文峰乡李楼村卫生所,投入资金30万元,其中从业人员筹资25万元,建成后使用面积大300多平方米,达到全市一流。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