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126期第1版
 
2009年第126期第2版
 
2009年第126期第3版
 
2009年第126期第4版
 
2009年第126期第5版
 
2009年第126期第6版
 
2009年第126期第7版
 
2009年第126期第8版
 

第七届世界针灸大会聚焦针灸“全球化”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由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第七届世界针灸大会11月5日在法国斯特拉斯堡拉开帷幕,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名针灸学家和医学组织代表将围绕“全球共识:有效的针灸疗法和针灸研究”这一主题,对针灸的“全球化”发展进行探讨。
  大会主席、法国针灸和中国传统医学学会主席德尼·科兰在开幕式上致辞说,主办方在斯特拉斯堡的欧洲议会大厦内召开这次会议别有一番深意。在欧盟范围内,欧洲议会是威信和各国联盟的象征,目前世界各地的针灸协会追求的目标正是让这种医学为更多国家认可。
  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在发言时说,随着人们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针灸获得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有些国家还将其纳入医疗保险体系。如果说以前针灸热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医学的“神秘性”基础上,那么现在人们对针灸的热爱则更多出于理性。   (以上据新华社电)
  本报讯(通讯员 魏妍平)10月30日下午,由河南省人民医院主办的海峡两岸脑中风防治和抗栓治疗学术研讨会上,我国著名专家胡大一、台湾中央研究院药物基因研究所教授李明达、华裔哈佛大学流行病学教授徐希平、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医学博士朱良付等与全省500多名医生一起,探讨卒中(即中风)的防治问题,提出了多学科合作建立卒中的预防、筛查干预平台,并在食品中补充叶酸等,是预防卒中的有效措施。
  据河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杨朝宽介绍,卒中是我国目前致残率第一、致死率第二的高发疾病,每年全国新发病例250万,每年死于卒中的病人达150万。中国现有卒中病人750万~800万人。换而言之,我国大概每21秒就有一个人死于卒中,每12秒就有一个卒中新发病例,而且还在以每年8.7%的速度递增。如果不采取有力的防控措施,预计2020年,中国患脑血管疾病的人数将增加一倍。近年,我国每年用于卒中的直接经济支出已近300亿元,该病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而且给家庭、给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海峡两岸专家共同研讨卒中的防治,对促进河南医学进步,保护河南人民的健康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过去,卒中一直由神经内科医生负责诊疗,在这次研讨会上,专家们在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中认为,卒中的最大致病因素——高血压,其发现、治疗者恰恰是心血管内科医生,因此,心血管内科医生应该站在卒中防控的上游,建立多科合作共同预防卒中的新型医学模式。在农村就可以推广的“一口水、一片药”的最基础的高血压控制措施,能使基层群众的脑卒中发生率降低40%。两岸专家呼吁临床医生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在日常诊疗行为中大面积动员社会力量共同预防该疾病。
  另外,专家们还指出,食用添加叶酸的食物,也有利于卒中的防治,并建议将常规补充叶酸纳入政府的食品政策,来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