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马保根在发言中说,今年5月份以来,医院认真按照省卫生厅关于有序推进五大工程建设的要求,在推进五大工程建设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开局良好。 确定发展目标 优化人才结构 马保根说,院党委根据五大工程建设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和医院跨越式发展的需求,提出要在完善“一个规划”、抓好“三个环节”、建好“三支队伍”上下功夫。 完善“一个规划”:修定了《河南省人民医院“十一五”重点学科发展规划》,确定眼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外科、神经外科、生殖医学研究所、神经内科、肝胆外科、器官移植中心、呼吸内科、介入科等16个科室为重点专科,在5年内,使其中1~3个重点专科达到国家级重点学科水平,其他学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存量结构改善环节。通过继续教育、转岗培训和强化职业技能,推动人才转型和人才素质提升。计划5年内安排国内进修60~70人,国外研修40~50人,使重点学科中有出国留学经历的医师总数达到60~70人,占重点学科全部医师比例22%左右。二是增量结构改善环节。按照规划,要在5年内引进博士研究生70~80人,培养博士研究生20~30人,使重点学科的博士研究生总数达到120~130人,占重点学科医疗人员总数的40%。三是强化实践环节。5年内,要开展具有国内领先或先进、填补省内空白以及有重大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新技术60~70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60~80项,承担国家级项目2~3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0~50项,实现国家级科研成果零的突破。建好“三支队伍”:建好医疗专家队伍,打造创新型“人才高地”;建好中层医师人才队伍,打造创新型人才骨干力量;建好基层医生人才队伍,打造创新型人才储备。 优化环境条件 打造人才成长平台 根据医疗人才成长规律,建立了有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保障机制。一是加大人才培养投入。每年安排预算1000万元重点学科建设基金,用于人才引进和培养、设备购置等。二是改善人才成长环境条件。医院充分发挥优秀专业人才在学术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为其建立良好的科研条件和设施,赋予科研自主权、人事管理权和经费支配权等,促进学科建设中学术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努力搭建干事创业平台。三是深入推进开放带动战略。加强了与国际医疗卫生机构间的管理、学科、技术交流;在国内合作方面,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为人才培养搭建了又一高层次平台。 加强聘后管理 完善评价机制 在培养、选拔、引进、使用人才的同时,积极探索人才评价机制,定期对其在岗位上的工作表现和业绩贡献进行综合评价,加强对引进和培养人才的聘后管理,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对引进的院士、院士后备人才、学科带头人,医院与其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总体目标、阶段性目标和责任,加强管理,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取得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负面影响因素,促进工作顺利进行,并根据目标责任书履行情况执行薪酬。做到以情谊留人、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形成吸引和凝聚人才的良好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