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124期第1版
 
2009年第124期第2版
 
2009年第124期第3版
 
2009年第124期第4版
 

波澜壮阔六十年 金城卫生铸辉煌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灵宝市医疗卫生事业60年成就回眸
本报记者 刘 岩 通讯员 何永超 张伟辉
  乘着国家医疗改革的春风,灵宝市医疗卫生事业紧跟时代步伐,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
  建国初期,灵宝市广大农村存在有病无医、缺医少药的社会现象,尤其是山区的大骨节病和克山病危害严重。当时,该市农村卫生机构共有公立医院2所,乡镇卫生所4个,中西医业务人员98人,中西药铺和医务人员多集中在城镇。经过60年的发展,该市已经建立健全了市、乡镇、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络,目前共有9个市直医疗卫生机构、16个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和320个村级卫生所。村卫生所的文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构筑了坚实的农村群众防病治病第一道防线,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的目标。截至2008年年底,全市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共有904人,乡村医生1181人,农村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近年来,灵宝市认真贯彻党的“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建立健全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等防治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不断加强,威胁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建立健全了禽流感、结核病、艾滋病、肝炎、麻疹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行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免疫疫苗接种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目前,全市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紧急救援指挥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构建了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网络。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完善了孕产妇规范化管理和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积极推行新法接生,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儿童死亡率明显下降。
  长期以来,灵宝市卫生系统始终坚持精神文明和卫生行风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科室、文明窗口创建活动,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推行制度规范化建设,端正医德医风,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树立了医务人员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该市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