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123期第1版
 
2009年第123期第2版
 
2009年第123期第3版
 
2009年第123期第4版
 

顾建钦:释放人才队伍的推动力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李伟强
开栏的话:
    河南省卫生系统五大工程实施以来,实招迭出,卫生工作实现了新的跨越。为反映五大工程建设成果,本报特开辟栏目“卫生局长谈五大工程”,请予以关注。
    一名名卫生科技专家攻克了尖端技术难关、一代代管理人才脱颖而出、一个个医学重点专科彰显威力、一家家医疗卫生机构做大变强……人才成为郑州卫生事业发展的强大支撑和力量源泉。
    从核心管理团队的建立、城市卫生高级人才的多方位突破,到农村基层卫生人才的集中培养,郑州市卫生系统以积极的实践,创造适合卫生人才成长的良性环境,进而推动卫生事业全面发展,诠释着河南省卫生系统五大工程作为和谐社会健康方略实施的重大意义。
    “我们要在全系统营造一个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才管理机制和鼓励人才干事创业的优良环境。”郑州市卫生局局长顾建钦说。
善谋者首在管理团队
    “五大工程的提出和实施,站在了时代的新高度,扣住了发展民生和科学发展的主题。对我们的启示就是,一流的事业须有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管理要有一流的团队。”顾建钦局长说。
    于是,2008年1月28日,郑州市卫生系统核心管理团队举行首次集中学习会,以核心管理团队集中学习为代表的管理人才培养工程也全面启幕。卫生系统将核心管理团队集中学习作为制度,每月邀请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医疗卫生改革、卫生法律法规、发达国家卫生管理模式、公共管理艺术等方面集中授课。
    对核心管理团队的培训今年又有了新的内容。年初,局党委以为郑州市卫生系统培养后备人才为目标,将大规模培训年轻干部列入了年度工作计划。今年以来,郑州市卫生系统共举办了三期卫生系统领导干部赴上海高级研修班,105名领导班子成员及中层干部分别在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进行集中学习培训。
    学习视野瞄向国际水平,全市卫生系统管理干部赴新加坡学习培训。与此相呼应,行政绩效考评开了全市先河。这些措施的实施,正是对五大工程的呼应和实践,开启了新的发展方向。
定位新农村健康的战略护航
    “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的历史时期,卫生工作正在实现向公共卫生、城乡基层卫生的重心转移,因此对基层卫生人才队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五大工程的实践,强化了这一关键主题,将农村卫生发展推向了新的时期。”顾建钦说。
    郑州市卫生局的实践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优秀卫生人才到农村,对长期在城乡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业务培训、待遇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完善全科医师任职资格制度,健全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人员在岗培训制度,鼓励参加学历教育,促进乡村医生执业规范化,尽快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万名医护人员支援农村”活动也在实施中。
    2008年郑州市投入1800万元作为全市7499名乡村医生每人每年2400元公共卫生补助;组织500名乡村医生参加全省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对全市2286名乡村医生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素质能力。
    据统计,目前郑州市18.56%的乡村医生达到大专学历,95%以上的村级卫生人员通过中专学历教育,100%在岗乡村医生接受系统化、规范化培训。
    选拔优秀医科大中专毕业生进社区、服务农村。据介绍,去年郑州市选拔了300名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今年又招录了550名。同时,郑州市根据省卫生厅招录大中专学生服务农村医疗机构的优惠政策,鼓励一批大中专毕业生到县、乡、村从事医疗卫生服务。
高端卫生人才库的辉煌大厦
    “高端人才是一个城市医疗水平的代表,是群众生命健康最重要的一道防线。正是认识到高端和创新型人才的强力推动作用,五大工程将创新型人才建设作为工作的重心,全省掀起了院士等顶级专家加盟的高潮,全面提升了卫生科技水平。”顾建钦说。
    该市的实践是,从今年起,郑州市卫生系统对“博士创业、科技创新、重点专科建设”三项基金,每年投入600万元。
    对于引博工作,郑州市卫生局2008年就出台方案,优化环境。要求对引进的博士,用人单位每月给予600~800元的生活补助,并通过租用商品房、发放住房补贴的形式解决博士住房问题。每年给予博士不低于1万元住房补贴,连续发放年份不少于6年。另外,对人才在入编、晋升职称、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
    与此同时,制定出台《郑州市医学高端人才培养实施办法》,出台21世纪中医人才培养计划,在全市卫生系统形成围绕高端管理、专科建设、学术前沿的“人才集聚效应”。
    依托优秀的人才队伍,稳步推进各项工作,2009年,郑州市卫生局提出为老百姓办好关乎健康的“十件实事”。与此同时,郑州市儿童医院等一批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展,被称为“十大民生健康工程”。“这些工作都在顺利推进,一系列实事和民心工程还需要吸纳和培养大批的卫生人才,郑州卫生事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顾建钦表示。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