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120期第1版
 
2009年第120期第2版
 
2009年第120期第3版
 
2009年第120期第4版
 

乘势而上谋跨越 科学发展奏华章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新中国成立60周年虞城县人民医院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赵忠民  通讯员  刘旋峰
      商丘市虞城县人民医院创建于1951年,是一所科室设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国家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市级文明单位,是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卫生部命名的“爱婴医院”,是河南省新生儿救护网络成员单位,是全县新农合、城镇职工、人寿医疗保险中心和急救中心。
      虞城县人民医院自建院以来,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负重拼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始终保持着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07年以来,在新一届党委班子带领下,医院大力推进了素质教育工程,实施科技兴院战略,强化医院管理,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实现了医院跨越式发展。目前,该院开放病床330张,设有12个病区、15个医技科室、9个专业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增至34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36人;拥有全身螺旋CT、CR、数字胃肠机、彩超等一批较为先进的大中型医疗设备,为群众提供安全、高效、方便、价廉、质优的医疗服务,影响力日益广泛,成为虞城百万人民及周边群众就医的理想之地。
激浊扬清,端正行风,推进行风建设工程
      虞城县人民医院始终把行风建设放在首位,坚持把医德医风教育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有机结合在一起,采取纠建并举、重在预防的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和推进行风建设工程,全力打造廉洁医院。
      2009年,该院党委进一步强化行风建设。一是成立“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办公室”,实行定期抽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对各科室医德医风、医疗质量、服务质量进行全方位测评;二是按照市、县纠风办开展行风建设指示精神,及“医院管理年综合评价指南”标准,查找在过度医疗、过度服务、大处方、滥用抗生素等方面的问题,限期整改;三是在全院开展纪律作风整顿。以“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变纪律作风”为主题,查摆劳动纪律、工作作风、宗旨意识、医疗质量、行业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严格整改落实,使医院风清气正。
人才立院,科技兴院,提高医院竞争能力
      在日益激烈的医疗服务竞争压力下,谁能占领人才开发的制高点,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新一届党委班子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在医院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用的体制环境,重视、发掘、培养学科带头人,通过多种方式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在2007~2008年,医院共选派了优秀技术人才40余人到全国知名医院进修学习,先后培养了6名硕士研究生,1名博士研究生,16人晋升了副主任医师、副主任护士,2人晋升主任医师,逐渐形成了院有专科、科有专人、人有专长的良好局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医疗水平的提高,没有先进的医疗设备作为辅助是不行的。长期以来,由于医院资金紧张,医院医疗设备少,成为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该院党委认真研究,结合县医疗现状,统筹兼顾,经过半年的反复论证,医院投资了200万元,配置购买了患者就医需求迫切的动态心电图机、CR、数字胃肠机、彩色B超仪,既显著提高了医疗质量和医疗诊治能力,又有效防止医疗资源闲置和浪费。
以人为本,贴心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虞城县人民医院院长李波经常用这句话告诫医护人员,强调医疗服务的重要性。为了能让患者在医院处处能感受到亲情、感受到家的温暖,该院党委大力加强了服务建设。
      首先,医院在门诊开展了陪诊服务,设立了咨询服务台,增加军人、残疾人专用窗口和无障碍设施,让患者就诊更方便;其次,在病区积极开展“三贴近”服务,实现了住院患者用药专人统一配送,让患者住院更省心;第三,全院实行了首问首诊首接负责制度、病人选医护制度、医疗服务收费价格公示制度、一日清单制度、住院费用查询制度、病人知情同意制度等,让患者住院更放心。
强化管理,深化改革,推动医院跨越发展
      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建院以来,医院在管理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7年,新一届党委班子成立以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总结历年来医院管理工作中的得与失,并派出考察组到发展较快的兄弟医院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吐故纳新,大力推进改革,强化医院管理。一是做好医院的基础管理,强化医疗质量和医疗成本管理,健全医疗管理体系,合理分配医疗资源,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形成一套科学并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二是推进改革创新,实行了中层领导竞聘上岗制,院、科、个人层层聘任,激发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实行了医疗业务体系改革,细分临床科室业,明确职能科室职能,减少职能交叉,提高工作效率和业务发展水平;实行了绩效考核制度改革,实现经济收入向医务人员,向医疗骨干人员倾斜,提高了医院专业技术人才的待遇。三是大胆探索,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载体,分批召开中层干部、党员、职工、患者等参加座谈会,广泛征求促进医院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强化了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推进院务公开和集体议事制度,完善了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起一整套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制订《院内工资新分配方案》,从服务患者人次,医疗技术含量,医务人员劳动强度等方面来核算科室业务量,使各项收入分配更科学。
履行义务,彰显责任,倡树为民服务形象
      虞城县人民医院在履行人民健康卫士职责,致力于业务发展的同时,还围绕虞城的中心工作做了大量而有益的工作。
      全力做好医疗保险工作。承担了全县城镇职工、人寿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工作,特别是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工作中,全面贯彻该县县委、县政府的相关指示精神,做到工作作风严谨科学,服务周到热情,资金发放及时,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持续开展送温暖和卫生义诊帮扶活动。每年,医院党委都开展送温暖活动,拿出资金帮助困难群众和职工;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多次为灾区捐款捐资,在2008年发生的汶川地震中,全院捐款85748元;定期开展卫生帮扶和义诊活动,年义诊量3000余人次,为保障虞城人民生命安康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沉着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抗击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三聚氰胺污染奶粉事件和承担全县艾滋病患者的救治工作中,虞城县人民医院全体医务人员无私无畏、默默奉献。
      2009年3月中旬,手足口疾病疫情再次发生后,医院迅速启动防治机制,投资100余万元,建立起两个高质量的手足口病救治病区、两个留观病区、一个重症监护病房,配置了呼吸机、重症心电监护仪、床旁X光机等专用医疗设备,抽调了优秀专业技术人员近百人次组成救治工作组,保证了全县患病儿童的正常救治工作。同时,按照该县县委统一部署,派出驻村队员46人奔赴4个乡镇46个自然村,在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最繁重、最关键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省卫生厅厅长刘学周、市长陶明伦等省、市领导及手足口病检查组多次莅临医院考察,对医院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虞城县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该院班子团结,大局稳定,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增长。2007年完成急、门诊诊疗人数达135854人,其中入院人数9235人,较上年度增长11.3%、11%,实现业务收入2868万元,较上年度增加1018万元,增长55%。 2008年完成门、急诊诊疗人数144664人,其中入院人数11242人,较上年度增长6.5%、21.7%,业务收入突破4000万元 ,较上年度增加1132万元,增长39.5%;2009上半年度,来院就诊总人数达83606人,业务收入2389万元,再创历史新高,成为虞城卫生战线的一面旗帜。
      58年风雨路,虞城县人民医院在曲折中前行,在拼搏中发展,在创新中成就辉煌。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虞城县人民医院将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再铸医院发展新辉煌,为虞城卫生事业再作新贡献!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