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120期第1版
 
2009年第120期第2版
 
2009年第120期第3版
 
2009年第120期第4版
 

生命大营救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淇县人民医院奋力抢救一例危重稀有血型患者侧记
本报记者  张治平  通讯员  刘东晓  郝凯凯   王金萍
9月10日晚17时,一位突然遭遇车祸的78岁老人被紧急送入淇县人民医院胸普外科。检查显示:老人创伤性休克、右侧肋骨骨折,胸腔出血量已达1500毫升,且还在继续出血,情况万分危急!
为了挽救老人命悬一线的生命,胸普外科全体人员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抢救中。19时,急需输血的病人血型经复核被确定为B型 RH(D)阴性,在场的医务人员顿时紧张万分。因为RH(D)阴性血在国人中仅占4‰,俗称熊猫血,可见其稀少和罕见。
因淇县供血库不具备储存这种稀有血型的条件,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吴利军迅速通知副院长冯文学、医务科科长宋学芳赶赴医院组织抢救并联系协调。当时,正在家中输液的海宝宏主任立即拔下针头一边赶往医院,一边与鹤壁市中心血站联系。他很快得到回复:鹤壁市中心血站只有RH(D)阴性冰冻血浆,但无红细胞。
此时,血库工作人员已经全部到位。不到3分钟,血库一名同志即乘着急救车风驰电掣般地向鹤壁中心血站驶去。医院里,与周边血站联系的电话还在一个个地拨出……在拨打了近50个电话后,距离淇县人民医院100余公里外的濮阳血站终于传来好消息:有此血液。这时时针已经指向了晚上20时。
顾不上喜悦,海主任又立即请求鹤壁血站:尽快与濮阳血站进行用血协调,同意淇县人民医院到濮阳市血站取血(因献血法有规定,不得异地用血)。很快,鹤壁血站回讯:濮阳血站已经同意淇县人民医院去取血,且为了节省稀有血液冰冻解冻时间(一般需要4个小时),濮阳血站已经开始着手进行解冻。
当宝贵的血液汩汩地输入到了老人体内,原本休克的病人逐渐转危为安。忙碌了大半夜,带着掩饰不住的疲惫,所有医务人员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