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造口人士联谊会”侧记 本报记者 乐山 通讯员 李刚 “从某种意义上说,造口的后期护理比手术更重要。”在10月23日举行的第二届“造口人士联谊会” 上,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主任韩广森的这句话,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 对于造口人士来说,手术治疗之后,不仅要面临着生理上的不便,更重要的是还要面临着心理上的困扰。为提高造口人士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解决生理上的不便、心理上的困扰以及社交障碍等问题,继2006年组织的第一届联谊会之后,河南省肿瘤医院又举办了第二届“造口人士联谊会”。 来自信阳的杨老先生,曾经是一位直肠癌患者,做了造口手术后,曾经一度情绪非常低落。后来,医护人员鼓励他积极走向社会,享受人生,家人也积极帮助他多参与社会活动,多与其他老年人一起打门球、钓鱼等,使他逐渐走出了心理低潮期。杨老先生告诉病友:“十多年过去了,我现在依然活得好好的,别太封闭自己,要勇敢地走出家门,走向社会,享受属于我们的快乐。” 获得国际造口治疗师认证的造口治疗师卫莉鼓励大家,只要做好治疗、护理、心理、社会等各个环节,造口人士一样可以拥有精彩的生活。 联谊会上,几位病友还即兴进行了才艺表演,其中来自郑州的严老先生的《朝阳沟》唱段赢得大家的满堂喝彩。 来自郑州的刘大娘,素来喜爱干净,造口手术之后心情非常低落,很长时间不愿意走出家门,也不愿意和别人交往,思想压力很大。女儿得知了肿瘤医院举办这次联谊会活动,便带着她来了。和大家交流之后,刘大娘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她感叹地说:“得了这病,既不是生命的尽头,也不是生活的尽头,看到病友们生活得这么好,我得好好向他们学习,希望以后能多举办一些这样的活动。”刘大娘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 韩广森表示,应大家的要求,今后将每年组织一次联谊会,为广大病友提供一个交流平台。 背景链接: 造口,是针对直肠、膀胱病变(如直肠癌、膀胱癌、肠梗阻等),为了保住患者的性命,医生会手术切除病变的部位。直肠癌会切除直肠、肛管;膀胱癌会切除膀胱,然后在患者的腹部左侧或者右侧开一个口,作为患者大便或者小便排出体外的通道。医学上称这类患者为“造口人”。 由于全世界的“造口”人士普遍存在着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困扰,所以不管他们生活在哪里,造口者都需要人们的理解和社会的认可。为了引起全世界对造口患者的关注和理解,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WCET)把1993年10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六,作为世界第一个造口日,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每三年一次的联谊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