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晓华)身为国医大师的他们,在远不及现在的学习环境的条件下,是怎样志于医且成于“国医”的?10月25日上午,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会议室内,一场别开生面的研讨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在这场由河南省中医药学会主办、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国医大师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研讨会”上,李振华和张学文两位国医大师回顾他们的医路历程,阐述了他们对中医的热爱与希望。李振华教授掷地有声地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医学之本。 李振华教授说,中医学的主要理论——阴阳五行学说、天人合一学说、思维方式与和谐思想观念、养生学等,无不体现着对中华文化最早的巨著《易经》的继承。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诸多哲学家和学者们,不断解释和充实了《易经》的理论见解,同时医学家在这些理论学说的启发下,逐步运用升华为中医学理论。在实践中又不断吸取了儒、道、佛之所长,经过不断的总结,才形成了独特的中医学科学。有了中华文化肥沃的土壤,才产生中医学这棵参天大树。 李振华教授更振奋人心地提出,中华文化不仅是中医之本,甚至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方向,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寄望于中医中药。世界上任何科学,都是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只有在不断继承其基础上才能发展创新,在不断发展创新的同时,又可发展其原有文化。任何科学都不会凭空发展,中医学和其他科学一样,只有了解中华文化,全面继承中医学术理论,在实践中才能有所发展与创新。 来自陕西中医学院的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亦结合50余载事医的体会,强调了文化基础的重要性。他认为成为良医的第一条件,就是要有文化奠基以增强悟性,只有具备相当的能力、魄力、文化水平、决策水平,方能朝着良医迈步。另外,还要精读中医经典著作、勤于临床实践;少追求一点经济效益,静下心来多研讨一点学术问题;培养医德、治学严谨。 对两位国医大师的肺腑之言,到场的年轻中医们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