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伟强 通讯员 王红专 “医乃仁术,医者不仅要具备精湛的医术,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品德,以博爱之心拯救世人。”2009年9月5日,从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传来喜讯,郑州市中医院被授予“建国60周年中国最令患者满意医院”荣誉称号。 近年,郑州市中医院始终坚持以“仁德济世 ,止于至善”为行动准则,继承和发扬了中医博施济众、救死扶伤的传统,坚持“病人至上、严谨规范、服务优质、高效安全”的方针,发扬中医优势,突出专科特色,坚持中西医结合,使独具中医特色优势的飞针技术、国术点穴、火攻疗法等传统技术传承创新,拓宽了中医传统技术在现代医疗中的生存与发展前景,形成了核心竞争优势。 优质服务演绎亲和魅力 评价一所医院的优劣,患者和老百姓最有发言权。 “成绩的获得不是偶然,凝聚着郑州市中医院人精湛的医术,也清晰地再现了中医院人作为医者,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实现‘大医精诚’的梦想走过的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郑州市中医院院长虞婕说。 随意走进一个门诊科室,记者看到,正在给病人诊断病情的大夫们,望、闻、问、切,没有一丝一毫的马虎,病患的病状脉候,详细了解,缜密仔细,除了眼前的患者,似乎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患者对医院和医生有啥要求?有人说“我最希望看病能看得明明白白”,有人说“我希望看病少花点钱”,有人说“我希望医生能抽时间多跟我谈谈病情”。 “找张医生看病,我放心。”这是开封杞县67岁的退休教师冯绍俊对记者说的一句话。他所说的张医生,是郑州市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张勇。冯绍俊患有糖尿病,为了治病,他从去年2月份开始,先后在省内多家大医院治疗,西药用尽但疗效甚微,此时,有人向他推荐了张勇医生。 “我很幸运,遇到了张医生。经过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独特治疗,我的血糖恢复到了正常水平。”冯绍俊说。 患者一句“到这里看病,我们放心”,是对张勇也是对医院最难得、最贴心的评价。 而在该院,这样的赞誉每天都能听到。多年来,郑州市中医院的全体医护人员发扬中医药优势和中医博施济众、救死扶伤的传统,用精湛的技术、可靠的疗效和以心换心的服务,赢得了患者和老百姓的如潮赞誉。 新的追求新的高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疗环境的要求也提高了。为了不断适应患者的需求,郑州市中医院坚持以人为本,时时处处为患者着想,从细微处为患者提供方便,使医院达到“绿色医疗环境”的标准。 跨入郑州市中医院的门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草坪便道,藤绕长廊,木建凉亭。环境幽雅,绿树成荫,仿佛进入花园。医院病房大楼实施星级宾馆式的管理服务模式,病房有套间、标准间和三人间,并引入家庭化病房的服务理念,设有电视、电话、中心吸引、中心供氧、浴室和卫生间等。 医院门诊楼宽敞明亮,喷泉流动,沙发和吧椅为病人提供了舒适的就医候诊环境,触摸式电子显示屏,可以快捷方便地查询到医院最新信息。医院挂号、收费、取药、办理入院手续等全部采取开放式零距离服务。 医院通过“双十温情”服务活动,把亲情和爱心融入医疗服务的全过程,做到微笑服务在脸上,文明用语在嘴上,勤快动作在手上。为患者提供忠诚服务成为医院新的发展亮点,他们不断完善服务方式,为患者提供从生理到心理、从治疗到康复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满足患者不同层次的就医需求。 这就是郑州市中医院,以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打造出了百姓放心、享誉中原的强势品牌。 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医疗质量是医院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是取信于民的关键。“中医院姓‘中’,中医院的特色也在于‘中’。”郑州市中医院院长虞婕说,作为中医院,就要把医院作为体现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阵地,在办院理念、诊疗服务等方面体现中医药特色。 说这些,绝不只是喊喊口号。在郑州市中医院,这一理念贯穿了日常的各项具体工作。他们注重培植中医特色技术和重点专科,拓展中医传统技术在现代医疗市场中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形成了核心竞争优势,展示了中医国粹的神奇疗效。 在该院,专科建设精品迭出,中医特色的触角也已伸入各科室。“中医的思想和逻辑是开放的、包容的,它不排斥任何有益的东西,只要是对它的核心理念有益,它都能吸纳并转化为自身的东西。”虞婕院长说,“作为中医院,除了保留原有的特色,还要满足群众就医特殊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时时刻刻赋予它新的内涵。” 尊古而不泥古。虞婕认为,中医医院的生存与发展,靠的是具有中医特色的辩证论治的诊疗体系,而专科则是中医特色优势的集中、综合体现,也是医院科技文化的集中体现。纵观国内,办得好的中医医院,无一不是依靠专科建设这个强大的动力。专科专病的发展不单单是在原技术、原水平上的积累,而是必须突破单纯的中医中药范围,吸收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加大现代医学的参与比重。 正是在这一系列创新思维的指导下,郑州市中医院特色中医得以突出,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些以“中医”为品牌的特色诊疗,已经在老百姓中创造出了良好的口碑,尽显中医优势,叫响了广大群众信赖的、享誉中医的强势品牌。郑州市中医院将矗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追求不息,拼搏不止,在科学发展的金色大道上奋然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