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第一中医院创建三级甲等中医院实事回眸
□本报记者 董文安
一切都在变化!
一切都在兑现那个承诺!
走进洛阳市第一中医院,记者切实感受到了这里实实在在的变化。
硬件强了,环境美了,服务好了,笑脸多了……
这些变化,源于4个多月前,医院领导班子向社会和全院职工许下的承诺——向三级甲等中医院迈进!
当初,该院院长石莉说,创建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荣誉。创建工作是为了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绝不摆花架子,绝不图虚名,绝不走过场,要真抓实干,脚踏实地,务求实效。
今天,回首走过的路,尽管凝集着心血,洒满了汗水,但每一招都是那么的实实在在,每一件都是那么的切中要害,每一步都是那么的脚踏实地。
窥一斑而知全豹。记者通过几件实事就足以展现洛阳市第一中医院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表彰先进典型
让先进引领潮流
这是一个让人激动的时刻,一批先进典型披红戴花,走上领奖台。
这是一个表彰先进典型的盛会,洛阳市第一中医院产生了一批十佳医生、十佳护士、突出贡献者、先进科室、先进工作者等。该院号召全院职工向榜样看齐,努力学习业务,刻苦钻研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将“和谐、求实、创新、发展”的院训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工作中,发扬“精诚博爱”的精神,坚定信心,扎实工作,为创建三级甲等中医院,实现医院跨越式发展作出贡献。
石莉说,表彰先进典型不是目的,关键要充分发挥榜样的推动作用,在医院掀起一股奋进的潮流。
7月28日下午,该院召开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暨纪检监察工作会议,院党委作出决定:对德技双馨的中医专家李富生、爱岗敬业的电梯工朱彩云予以通报表彰,并每人奖励1000元奖金。
李富生是一名老中医专家,对心脑血管病、肝肾病、血液病的治疗颇有造诣,先后荣获河南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河南省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他爱院如家,退休后坚持奉献在临床一线,怀着一颗对中医事业的挚爱之心和对患者的满腔热情,年复一年,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在诊室里精心为每位就诊患者把脉施药。无论病人是来自城市或乡村,他皆平等相待、一视同仁。他以高尚的医德、精益求精的高超医术和忘我的工作态度,为数以万计的患者解除了病痛,赢得了众多患者和家属的广泛赞誉。
朱彩云是一名普通电梯工,她每天细致地擦拭电梯,时刻保持电梯内的干净整洁。她总是微笑地面对每位乘客,工作时很少坐电梯内为她专设的椅子,时常主动搀扶行动不便的患者并为其让座。一次,一位银行业的负责人,在陪同家属乘坐电梯时,被朱彩云热情周到、爱岗敬业的精神深深感动。他感叹:“细微处见真情!一位普通的职工就能如此爱岗敬业,并体贴入微地为每位患者服务,由此可见,这个医院将来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随后,这位同志找到医院院长,主动提出要为医院发展提供赞助。朱彩云以优质的服务赢得了患者的满意,为医院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成为“爱岗敬业标兵”。
评选名医名家
让名医贴近百姓
“谁是名中医,请您来投票”。洛阳市第一中医院通过媒体发布消息,邀请广大群众参与名医名家学术经验交流活动,评选出医院的“十大”名中医。消息一经发布,引起强烈反响,许多群众选择自己心目中的“十大”名中医,仔细填好选票,邮寄甚至直接送到医院。医院还对选中率较高的参与者给予奖励,免费赠送他们体检卡,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这一创举,在洛阳市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在群众投票的基础上,又经医院学术委员会讨论,院领导班子研究决定,确定了李富生、权进华、李清波、付江、杨素娟、杨翠娥、郭克信、何春红、徐利强、王锁欣等10位专家为洛阳市第一中医院名医名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同时,又经过医院综合考察及个人报名、老师认可,选拔了25名勤奋好学,品德优秀的年轻医师作为学术继承人。
石莉说,医院拥有一大批知名中医,在洛阳乃至豫西地区享有很高的声誉。为了能够让这些名中医的高超医术得以传承和发扬,医院借助创建“三甲”医院的东风,加快推进“三名三进”战略。让医院学科带头人、知名专家担任指导老师,有计划、分阶段对所带徒弟进行为期3年的学习指导,然后,医院将对师徒分别考核,奖优罚劣,以保证师承工作扎实开展,不走形式。该项工作的开展,使继承人在继承老中医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中医药学术研究,培养一批热爱中医药事业、技术精湛的中医药创新型人才。
综合大楼奠基
让医院规模倍增
8月25日上午,洛阳市第一中医院病房综合楼暨西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行隆重奠基仪式。省中医管理局副局长张重刚及洛阳市领导石海钦、刘志会、李胜平等出席了奠基仪式。
在现场,记者看到,位于洛阳市西工区玻璃厂南路36号,原洛阳市第一中医院业务用房及西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拆迁完毕,腾出一大块临街空地,一块醒目的奠基石被埋在正中央的黄土里,这意味着综合楼建设将正式开工。
据介绍,该项目根据洛阳市优势医院发展倍增计划进行规划设计,已被洛阳市列入了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为21516平方米,高16层,造价为4886万元,计划建设工期480天,建成后可新增病床320张,届时医院开放床位可达到650张,使该医院规模倍增。
石莉表示,一定要抓住机遇,把该项目建设作为一种责任和使命,团结带领全院广大职工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精诚合作,按期、优质完成工程建设,早日为洛阳人民提供中医药“简、便、亷、验”的特色服务。
洛阳市卫生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其昌在奠基仪式上要求,市第一中医院的领导班子要加强领导,主动协调,积极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单位要倒排工期,确保进度和工程质量;监理单位要配合业主认真监督工程质量和进度;附近友邻单位要顾全大局,支持工程建设,努力把这项工程建设成为优质工程、样板工程。
洛阳市副市长刘志会在讲话中指出,市第一中医院病房综合楼暨西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是洛阳市委、市政府为加快全市卫生事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项重点工程,是完善基层卫生体系的一项民心工程,是实施全市优势医院倍增计划的一项重要举措。他希望卫生部门和相关单位,要加大支持力度,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共同把该工程打造成全市的精品工程、质量工程,成为全市社会建设的一张新名片,为推进洛阳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师承活动启动
让发展势头强劲
9月10日是中国第25个教师节。适逢良辰佳日,洛阳市首次“名医名师学术经验继承拜师会”在第一中医院隆重举行。在鲜花和掌声中,10位知名中医喜得高徒,25位青年优秀中医拜师名家。
有人评论说,为落实河南省中医管理局“三名”战略,发展一批名医名家,同时培养中医事业接班人,洛阳市第一中医院在该市率先举办了名医名师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拜师仪式,开创了该市中医继承工作的先河。
拜师会上,从医33年的主任医师王锁欣说:“我这次带了两个徒弟,我会把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他们,也希望咱们的传统医学能够后继有人,发扬光大。”王夏是王锁欣的徒弟之一,她兴奋地说:“我见识过王老师精湛的医术,这次有幸成为他的徒弟,我一定会好好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
院长石莉在拜师仪式上说,医院开展首批名医名师学术经验继承活动,是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促进青年医师成长的重要举措,也是医院发展的战略需要。医院本着“学习、指导、交流、提高、超越”的原则,为中青年医师搭建向名医名师学习的平台,也使一批经验丰富、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名老中医的医德医术得到传承发扬。她希望指导老师不吝赐教,希望徒弟勤奋好学,不负众望,早日成为医院栋梁之才。
洛阳市卫生局副局长、中医学会会长刘保国参加了拜师会,他称赞该院率先举办名医名家学术经验继承拜师会,是洛阳市中医界的一件幸事,对推进全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要求指导老师要为人师表,德才兼备;徒弟要认真学,学真经,尽早成才。
学高为师,师爱为魂,身正为范!3年后,在名师的垂范下,一批新一代中医人才将会成为洛阳市第一中医院的中坚力量,其优良的中医药技术将会更好地惠及洛阳人民。
“三步”脚踏实地
让创建全面提速
创建三级甲等中医院,对洛阳市第一中医院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洛阳市第一中医院新班子组建才一年多时间。新班子组建之初,面对医院的重重困难,他们知难而进,迎接挑战,提出了创建三级甲等中医院的奋斗目标。
时间紧,任务重。要肩负起历史的责任,实现预定的目标,就必须科学发展。
如何体现科学性?洛阳市第一中医院开始踏上了“三步走”的创建征程。
第一步:建立组织和宣传发动。确定今年要完成三级甲等中医院创建目标后,医院领导班子连续召开三次专题会议,成立了创建“三甲医院”领导小组和创建办公室,相继安排了相关职能科室到三级甲等医院单位参观学习,并与科主任签订了创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医院还将根据检查考核情况,对医院创建工作进行时间倒排,按既定程序全力推进。
第二步:自查整改和完善制度。各科室严格按照医院安排,分阶段强力推进。他们对照《中医院分级管理办法与标准》和《河南省中医院管理评价标准》,制定医院创三甲中医院的考核办法和措施。同时,在工作中注重细节,找出亮点,由此提高了医院的综合实力。
第三步:专家督查和整改提速。从6月份开始,医院邀请有关专家来院检查指导创建工作。这一阶段,医院创建办定期和不定期组织检查督导,对全院各个科室执行情况进行公布,按成绩排出名次,并按期召开考核评审会议,奖优罚劣,对落实不到位的科室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达标者,进行责任追究。同时,强化创建组织,落实机制,建立例会制度、信息通报制度,对做得好的科室或个人进行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到位的予以通报批评。
“三步”走得踏实,也走出了洛阳市第一中医院独具特色的创建之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灯塔在前,光明在前。
洛阳市第一中医院人奋然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