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109期第1版
 
2009年第109期第2版
 
2009年第109期第3版
 
2009年第109期第4版
 

肝脏上“播种”骨髓干细胞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省人民医院以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
    本报讯(通讯员  王文龙)肝炎、肝硬化、肝癌使众多肝病患者步步陷入绝境,30%~40%的肝硬化患者被病魔夺去生命。经过长期探索和实验,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专家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率先在省内运用全新的方式治疗肝硬化,在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领域获得重大突破,使其成为庞大的肝硬化患者群体除肝移植外的第二种选择。近日,该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张炳勇等医护人员为一例重症肝硬化患者实施省内首例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成功遏制病情进展,患者正在稳步康复。
    1个月前,有5年乙肝病史的王某被确诊为慢性乙肝失代偿肝硬化,这名39岁的男子进入了肝病的终末期,意味着生命即将终结。他几经辗转,来到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向主任医师张炳勇求治。经检查,患有重症肝炎的王某胆红素浓度高出正常人30倍以上,接受过人工肝治疗,依靠药物来维持生命,以控制严重的黄疸、腹水等症状。不久,患者再次出现黄疸,面黄肌瘦,浑身无力,病情已十分严重。
    肝硬化患者的最终选择是肝移植,但是,巨额费用、社会伦理、排异反应等一系列问题让患者面临抉择。消化内科主任杨玉秀和张炳勇等专家一直在探索新的治疗方式,总结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方案。
    患者王某是省内第一例接受干细胞移植治疗的肝硬化患者。张炳勇和同事们精心制定治疗方案,全力救治。他们从患者骨髓液中分离出干细胞,在介入科李天晓、曹会存和血液内科翟亚平等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下为患者精心实施手术。在精密仪器的引导下,纤细的导管通过微小切口进入患者肝脏上的一条动脉,张炳勇等把备好的干细胞经过导管缓缓注入肝脏。干细胞好像种子,这个过程就是将种子“播撒”在肝脏上。干细胞的浓度、注射的速度等都有严格标准,使种子健康成活,并生长成新的肝脏细胞,使肝脏获得“新生”,一点点恢复代谢、解毒、免疫、凝血等诸多功能。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