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105期第1版
 
2009年第105期第2版
 
2009年第105期第3版
 
2009年第105期第4版
 

病原微生物检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新乡  刘承军
      疾病预防与控制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实验室检测过程中的生物安全无疑又是非常重要的。下面笔者就自已多年的业务工作经历,加上亲身体会,对病原微生物检测易出现的不良做法作一简单回顾。
      一、安全意识时常要绷紧,它是实验检测的指挥中心。在一次进行日常水质检测时,同事没戴口罩进入无菌室被领导发现后批评了一顿:“那不只是在保证结果的准确,也是在保护你自已的生命!”自此以后,我每次进工作室前都养成防护意识,把每一份样品都看成是病原体污染过的,严肃面对。
      二、个人防护时刻到位。根据生物标本的性质及危害程度适当穿戴防护用品,手套、鞋套、口罩、眼镜、工作衣等必不可少。2004年夏天劳教人员进行艾滋病病毒初筛,由于天热,我去掉了眼镜,结果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发生了:在打开血清管时血清溅到眼里。经过及时用洗眼器冲洗,后来被检结果为阴性,但还是敲响了警钟。
      三、仪器使用正确。生物安全柜是病原微生物检测必不可少的仪器。使用时,工作人员往往开后即进行操作,实际这是不安全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打开挡风玻璃门,把所需器材放入柜内,物品不宜过多,机器运转5~10分钟后将双手放入柜内静置1分钟后才进行操作,气幕稳定后才能有效保护样本、操作者及环境。
      四、试剂保质期时常关注。笔者在一次甲肝-IgM测定时,没注意试剂已过期,结果阳性结果突然增多,查找原因时才发现是试剂超过保质期了。
      五、质量控制,保证数据准确可靠。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复杂繁琐,是专业技术性较高的工作,它既能促进业务技能的提高,又能消除实验误差,监督仪器使用状况。每年进行一次室内及室间的实验结果对比,找出差错,才能确保结果真实可靠。
      六、废弃物处理看似小实则大。合理的操作步骤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能保护环境。实际操作时污物包装袋最低使用双层,加之污物桶的一层袋子,最后应为三层,主要目的就是防止里面的液体溢出。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