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曹咏 吴静)近日,郑大一附院心外科赵文增教授成功为一名44岁女性患者取出藏在心脏23年的三根缝衣针。现病人已脱离危险,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正在康复中。 沈丘患者姜某23年前因意外将数根放在上衣口袋的缝衣针扎进胸腔,曾在当地医院手术下取出两根。当时,姜某感觉扎进身体中的针没有完全取出,但由于没有明显不适症状,并没有进一步诊治。在两个月前,姜某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低热,偶尔出现胸闷、乏力等不适症状,就诊于当地医院。CT显示,姜某心脏中可见“H”型金属异物伴有放射状影,右侧一支穿破心包膜。随后,姜某来到郑大一附院心外科。入院后,赵文增教授对其进行详细检查并结合病史,判断心脏内金属异物可能是23年前没有取出的缝衣针。 9月4日,心脏外科对姜某进行了手术。术中,为防止心脏大出血,手术方式采取在体外循环下层层剥离。随后,从右心室后乳头肌与右室下壁之间取出了一根完整的长4厘米的针,从右下肺静脉入左房口处取出长1厘米的断针残余,最后又从左心耳前上方,肺动脉起始处心外膜表面取出长0.5厘米的断针残余。这些在心脏里呆了23年的铁针已被肉芽包围,呈现出黑结石状。 赵文增提示,体内取异物相当复杂,特别是针类。异物进入体内后,在器官的蠕动和牵引下,会慢慢地移动,可以穿透器官;最危险的是一旦扎入大血管,会引起大出血,将危及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