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105期第1版
 
2009年第105期第2版
 
2009年第105期第3版
 
2009年第105期第4版
 

50年变化大林州食管癌发病率已降50%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讯(记者  李伟强  张治平)“食管癌防治林州经验值得总结学习。林州食管癌防治工作走过了50年的历程,其研究取得显著成果。目前,在林州市这一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下降,已经比50年前下降了50%。”
    9月13日,林州食管癌现场建设5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李冰、沈琼塑像,北京医疗队、河南省医疗队纪念碑揭幕式在林州市肿瘤医院举行。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彭玉,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宇飞,河南省卫生厅副厅长黄玮出席会议并为塑像及医疗队纪念碑揭幕。
    食管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我省林州市(原林县)是食管癌高发区。上世纪50年代,豫北林县年均上千人发病死亡,村村有食管癌、家家有癌病史,食管癌严重威胁着群众的生命健康。为此,1959年中国医科院吴英恺院士组织医疗科研人员,深入高发区,建起全国食管癌防治研究基地。
    随即,以李冰、沈琼为主的北京医疗队和河南省医疗队,深入林县等食管癌高发区,开展了长达几十年的病因调查和防治研究,解决了食管癌早期诊断及癌前病变研究中的重大难题。
    “经过半个世纪的研究和预防,林县高发区食管癌发病率下降50%,居民摆脱了食管癌笼罩的阴霾。”河南省抗癌协会理事长杨文献教授说,由于采取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防霉、去胺、治疗增生、改变不良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改良饮水和增加营养”等综合性预防措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食管癌在林州的发病率已经从14/1万下降到7/1万,当地百姓的生活健康水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食管癌防治林州经验值得总结学习。”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所长赵平指出,林州食管癌防治创造了我国肿瘤防治领域的诸多第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进行肿瘤防治研究工作,从此拉开了新中国肿瘤防治事业的序幕;第一次在肿瘤高发现场建立了居民食管贲门癌发病、死亡登记报告体系,为“摸清底子,研究出对策”奠定了基础;第一次提出了霉菌与食管癌的病因学关系,为食管癌的一级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第一次发明了食管脱落细胞采集器(俗称“拉网”),从此开创了食管癌早诊早治的新纪元……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