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103期第1版
 
2009年第103期第2版
 
2009年第103期第3版
 
2009年第103期第4版
 

利器、精术、真情:弘大之道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解读河南弘大心血管病医院
□本报记者 董文安

 

  河南省第一个杂交手术室、第一套心肺支持系统、第三台双源CT……这里装备了心血管疾病治疗所需的最尖端设备。
  朱晓东和胡大一,两位在我国乃至国际上都赫赫有名的心脏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王平凡和刘怀霖,两位河南心外科、心内科的领跑者……这里聚集了河南历史上空前强大的专家阵容。
  病人在候诊的时候,可以去诊室旁边的咖啡厅里喝杯香浓的卡布基诺;患了病身体上痛苦,心理上也痛苦,不要紧,有专门的心理疏导师陪你聊天解闷;病房里听不到嘈杂的声音,而是轻柔的音乐;床头总摆着鲜花;取药交费这样的事可以交给护士来做……全新的就诊体验,让患者感觉这里不像医院,更像一所五星酒店。

 

  郑州西郊有个著名的帝湖,湖畔风景秀丽,景色宜人,在湖畔的西南角,有一幢别具特色的建筑,气宇轩昂的高楼上,“河南弘大心血管病医院”一行大字格外引人注意。
  河南弘大心血管病医院在河南的众多医疗机构里,算是个“年轻人”,虽然开诊的时间还不到一个月,却引发了全省医疗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两所公立医院的院长“弃公从民”,加盟这所民营医院;耗资1600多万元装备一间手术室……这究竟是一所什么样的医院?

  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
装备心脏治疗的“核武器”

  走进医院的门诊大厅,是开放式的门诊接待处,巨大的彩色显示屏幕滚动播出各种实用的医疗信息,医院行政院长自豪地说:我们的硬件在全国都是领先的。
  传统医学的诊治更多的是依靠医生的经验,而现代医学快速发展,先进的医疗设备所起的作用日益显现。弘大医院非常重视先进医疗设备、设施的引进和建设,他们秉承“人无我有,人有我先”的理念,在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上不惜重金,总投入1亿多元,医院90%以上的大型设备来自国际一线品牌厂家。
  在弘大医院的双源CT室,记者看到,一位心脏病患者被护士搀扶着走进机房,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就做完了检查。一位技师介绍说,与常规的多层螺旋CT相比,双源CT具有更可靠的高清晰图像,能显示全身最细小的解剖结构,如骨小梁、内耳等细微结构;时间分辨率高,检查时间大大缩短,只须几秒钟就可以完成扫描。目前,双源CT在河南省仅有两三台。
  这位技师还说,正因为双源CT有如此多的特殊优势,所以在临床检查中应用更广泛,减少了因检查对患者身体造成的损害和风险。如用常规CT检查心脏,需要使用药物,而用双源CT时,就无需使用药物控制心率,在自然条件下,可无创性检查任意心率病人,迅速完成冠心病、小儿先心病的诊断,以及冠状动脉支架、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复查等。
  像这样的设备还有许多:德国西门子高端彩超SIEMENS Sequoia 512、德国西门子体外循环机史托克S3、德国西门子麻醉机、德尔格Fabius Gs和plus、德国西门子大生化、化学分光免疫分析一体机德灵RxL MAX/HM、美国产主动脉球囊反驳泵Datascope CS100、德国产西门子大型平板血管造影机SIEMENS Artis dfa和dtc等,其中瑞典产优斯托拉ECMO(长期心肺支持系统)在河南尚属首次引进。
  在放射科,当看到德国西门子Mobilett XP移动DR时,行政院长告诉记者,本来医院已经有了一台固定的DR,但最后又决定引进一台移动DR,就是看重它移动方便,能根据需要随意挪动的特点。这样以来,不仅方便了活动不便的病人,而且可以大大缩短检查时间,使病人得到更及时、安全的检查和治疗。
  走进手术室,记者的眼前一亮,医院装备有10间全封闭层流、百级空气净化标准手术室,装备有3间大型平板DSA标准化、现代化心脏导管室。手术室宽敞明亮,设施先进。行政院长说,按照设计标准,他们每天可开展40台各种体外或非体外循环心血管病手术。以此推算,医院饱和运转时,可一年完成1.4万多台心脏手术。
  说起手术室,最让弘大医院人自豪的是,他们装备了河南第一间、国内第四间“杂交手术室”。行政院长说,“杂交手术室”是在传统外科手术室的基础上,再装入包括放射仪器在内的心脏内科介入手术的必备设施。这样的手术室,既符合传统外科手术室消毒隔离的高标准,又具备能够准确定位的血管造影条件,为心脏内、外科医生联合完成手术创造了硬件条件。
  行政院长还举例说,一个复杂的冠心病患者同时存在多条血管堵塞,依靠介入治疗只能解决一部分的血管问题,但有的则必须做开胸搭桥手术。如果没有杂交手术室,病人需要多次治疗,而“杂交手术”能一站式解决病人的问题,既降低了手术风险、病人的损伤,又减少了患者的医药费用。所以,在这个平台上,很多复杂的血管病变再不会因为场地的限制而不得不进行两次手术,一些创新的手术设计也可以通过这个新的平台来完成。
  在设备、设施的投入上,弘大医院从未吝啬过。行政院长说,医院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投入就高达1800万元。他们采用华为万兆以太网解决方案,构建了主干万兆、汇聚层至接入层千兆、百兆/千兆到桌面的高安全、高可靠、多业务承载的网络平台,支撑近3000多个信息点的接入和大数据流量的医学影像系统的数据传输。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适应现代数字化医院的要求,医院装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报告厅、远程会诊系统,为学术会议和远程会诊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装备了大厅全彩显示屏、电子阅览室、有线电视、分诊排队和重症监护系统,其设计标准完全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医院行政院长说,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以国内外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为依托,对全院的信息资源(人、财、物、医疗信息)进行了全面的规划、设计和整合,建立了涵盖医院所有临床和行政部门的,以电子病历和临床信息系统为核心,以现代化医院管理为主线,以为患者提供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的医疗服务为目的数字化医院。

  术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
让河南人不出省,享受院士服务

  人才,始终是最重要的生产力。特别对于医疗这样的追求技术含量的行业,人才显得尤其宝贵。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作为民营医院,引进人才很难,而要想引进一流的拔尖人才,更是难上加难。但相对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的机制则更灵活,关键在于是否能够为医疗精英们提供足够大的舞台。短短时间里,凭借这个大舞台,一批河南省内顶尖的心血管病专家乃至国内一流的专家纷纷加盟弘大医院。
  名誉院长朱晓东: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主任医师,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曾任阜外医院院长、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1965年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获硕士学位。主要科技成就与贡献包括:40余年心脏病外科临床实践,全面开展各类心脏与大血管手术并参与建设全国心脏外科技术协作网;早期从事心导管检查与血流动力学研究;从事人工心脏瓣膜与心室辅助装置的研究;代表性成果为生物心脏瓣膜的研制与推广应用,获得国家发明奖。2004年与2005年任世界心胸外科医生协会第14届与15届国际会议主席,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名誉院长胡大一: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医学教育家。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研所所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率先在我国开展射频消融根治快速心律失常技术,先后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注重循证医学,倡导以预防为主,构建心血管疾病的全面防线,是中国循证医学的开拓者。在国内率先提出急诊绿色通道的概念,尤其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和我国心血管疾病预防医学的发展方面作出了贡献。近年来,他多次组织牵头或参与国际上大规模、多中心临床实验,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外科院长王平凡:河南省大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心胸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医师、知名心外科专家,曾任河南省胸科医院副院长。27年来,他共完成心胸手术1万余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成功率达99.63%,冠脉搭桥术成功率达99.3%,治疗一般先心病手术成功率达99.8%以上,主动脉瘤术成功率达95%,无论是手术难度还是手术成功率均居国内先进水平。他开展的心脏不停跳小切口微创冠脉搭桥术、换瓣加搭桥术、大动脉错位矫治术、全腔肺动脉连接术、分期复杂先心病矫治术、全主动脉弓切除﹢“象鼻子”术及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等20多项技术填补省内空白,其中6项(例)成果系国内首创。
  内科院长刘怀霖:河南医师协会副会长,郑州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任医师、知名心内科专家,原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院长。他曾经师从北京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郭继鸿教授专修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曾赴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先进国家心脏中心访问。迄今开展心血管介入治疗5000余例,治愈率达98%且无安全事故,多项填补省内空白。曾被郑州市委、市政府评为郑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郑州市职业道德十佳标兵。2007年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  ……
  弘大医院聘请的这些专家个个功成名就,在心血管领域地位显赫。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是什么让这些“根正苗红”的专家,纷纷投身到刚刚成立不久的民营医院?是一时冲动还是人生追求?
  王平凡说:“我是一名医生,我梦想能在设施、设备一流的医院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服务,我的兴趣和成就就在于更好更快地为病人做手术,减轻病人的痛苦上,弘大一流的设备和设施是吸引我的一个原因。现在的公立医院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作为公立医院的有效补充,弘大医院条件非常好,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省心血管病患者看病难的问题。”

  情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
看病,也可以是一种享受

  一套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必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医务人员为患者服务,二是医院为医务人员服务。这两个服务可以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医务人员的服务好了,就能赢得病人的信任,医院才会更好地发展;医院对医务人员的服务好了,就能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服务患者。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一开始,弘大医院就确立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以人为本、患者至上、质量第一、服务第一、诚信第一”的服务宗旨,把让患者满意作为评价医院各项工作的标准,让医院的一切工作都紧紧围绕服务患者这一中心,全力打造弘大医院的服务品牌。
  走进医院的门诊大厅,记者顿时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人性化服务气息。挑高两层、布局合理、宽敞明亮、赏心悦目的大厅里,靓丽的导诊护士亲切地为所有需要帮助的患者排忧解难。就医的患者累了,可以在舒适的沙发上休息;觉得无聊了,可以翻看一旁的报刊、杂志;如果想放松,可以到咖啡厅去品尝咖啡。单从门诊大厅看,这里的设施和服务绝不亚于五星级宾馆。
  “这就是弘大医院和其他医院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力求让患者就诊时尽可能地放松,在心情愉悦中配合治疗。”护理部主任张亚琴说,“以往,不少人认为医院只要有好的技术和设备就行,忽视了环境和服务的重要性,这其实是一个误区。”
  张亚琴说,患者的痛苦不仅仅来自躯体,还有精神上的,压抑的环境更容易使他们精神紧张,这不但直接影响他们对治疗的积极性和配合程度,也会降低其自身的免疫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疗效果和身体恢复的速度。事实上,国际上很多知名专家,都曾经撰文论述医疗环境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
  “建院初期,听说要创建弘大医院,一些知名设计公司就主动找上门来。经过专家论证,优中选优,现今这一设计方案脱颖而出。”医院负责人说,他们正是看中了这些处处充满人性化的设计,从大厅高度、布局,到走廊的宽度、病房的大小、各个科室的分布等都非常科学,非常方便患者。
  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用心打造的良好就医环境,也确实打动了患者和家属。一位陪同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的老父亲来就诊的中年男子说,他的父亲前不久到一家医院看病,因为环境不好,一直烦躁不安,不能积极配合治疗,转到这里后,老人脸上的笑容多了,对治疗也能积极配合。“在弘大医院,患者感觉不到压抑,有利于身体康复。”这位中年男子补充说。
  在弘大医院,像这样充满人性化的服务还有很多很多。记者注意到,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在医院都可以领到一张IC卡,里面存储有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历资料,甚至包括了检查的影像资料。无论是到门诊、病区,还是医技、检验科室;无论交费、取药,还是检查、治疗,只要一刷卡,病人就医所需的信息一目了然,需要办理的手续瞬息就可完成。
  ……  …… 
  这种细心的服务不只是针对患者,还体现在医院对医务人员的关爱上。尽管医院接诊病人时间不长,但弘大的医务人员已深刻感受到了医院对职工的贴心。到了吃饭的时间,如果有医务人员还在接诊病人或者手术,后勤人员会把面包和牛奶送到他们手中;为了鼓励医务人员开展科技创新,尽管目前还处于亏损状态,医院仍决定设立专项科研经费,每年从医院总收入中拿出3%,用来鼓励科技攻关,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奖励科技功臣。
  “一到弘大,我就感受到这里浓郁的人情味,无论是医务人员对患者,还是医院对医务人员。”一位医务人员感慨地说,“在这个充满人性化的氛围里,我们没有理由不做好工作,更没有理由不服务好患者。”
 
  心 “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
         ——王守仁
用“心”打造河南“民营医疗”名片

  心,是生命最重要的部件。
  围绕着心,有一系列的词汇:心痛,心情,心态,诚心,良心,等等。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河南人口众多,“心”事也很繁重。
  据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统计,我国每年新发心肌梗死50万人,现患心肌梗死200万人;现患心力衰竭400万人;现患风湿性心脏病250万人;每年出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0万人;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的人数达125万至150万人;每年用于心血管病的医疗费用约1500亿元人民币,其增长速度接近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2倍,给人民群众和社会造成巨大经济负担。以此推算,河南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的人数超过10万人。
  早几年,受河南医疗水平的限制,很多河南的百姓患了病,只能到北京上海等地大医院求诊,在上世纪末,北京、上海等大医院心外科住院病人中,差不多有1/4是河南人。
  近年来,河南的心血管病诊治水平突飞猛进,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在几家省级大医院已成为常规手术。但同时,由于病人太多,许多病人住不进病房,只好加床住在走廊里,患者的就医条件非常艰苦。心血管病患者的巨大数量与河南目前的医疗能力,二者存在严重的供求矛盾,作为人口大省的河南,急需建立一所省内一流、国内先进,能与国家先进水平接轨的现代化心血管病专科医院。
  2009年8月,在郑州市的西南郊,占地面积104.73亩,建筑面积68358.75平方米,总投资5.5亿元人民币,设置病床550张,设有急诊、门诊,心内科、心外科,CCU(冠心病监护病房)、ICU(重症监护病房),麻醉科、监护科、影像科、检验科、特诊科等19个科室,集医疗、科研、教学、防保于一体的大型心血管病专科医院——河南弘大心血管病医院投入使用。
  前不久,一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来到弘大医院,当他看到医院的建设规模、设施和环境时,禁不住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他说,河南弘大心血管病医院的建设规模远远超过了河南省内任何一家大型综合医院的心血管科室,也是河南省内最大的一家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即便在全国也屈指可数,堪称一流。
  目前新的医改政策已经出台,国家鼓励民营医疗机构为民众提供多样化的医疗服务,民营医院注定将与公立医疗机构在一个大舞台上起舞。
  河南弘大心血管病医院董事长董桂林说:弘大人的心愿,是用“真心、爱心、责任心”治好患者的“心病”,把弘大打造成河南未来的民营医疗名片。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