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99期第1版
 
2009年第99期第2版
 
2009年第99期第3版
 
2009年第99期第4版
 
2009年第99期第5版
 
2009年第99期第6版
 
2009年第99期第7版
 
2009年第99期第8版
 
2008年第99期第1版
 
2008年第99期第2版
 
2008年第99期第3版
 
2008年第99期第4版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复自然流产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贾金英
      反复自然流产是一种多病因妊娠并发症。导致此病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遗传因素、解剖因素、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感染因素、环境因素及全身性疾病等。反复自然流产的治疗常常以中药为主,西药为辅,中药治疗必须坚持辨病、辨证、辨因相结合的原则。
      我们在临床将本病的中医辨证归为三种类型:肾虚、血热、气血不足。中医药在治疗免疫和内分泌因素反复流产中有较大优势。
      遗传基因缺陷  此类型的反复性自然流产多发生于怀孕早期,通过夫妇双方染色体检查可以诊断,但有些基因病需要孕期羊水穿刺基因检测才能诊断。必须提出的是,有些染色体异常是禁止怀孕的,有些是可以治疗和生育的。我们在临床对大Y染色体引起的反复自然流产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得理性效果。
      宫腔粘连  宫腔粘连妇女的妊娠预后较差,流产率为40%~80%,早产率为25%。宫腔镜可以诊断并进行粘连分离,而活血化瘀中药可以有效改善纤维化和炎症改变的子宫内膜,妊娠后再给予中医辨证保胎治疗,使流产率大大下降,足月分娩率大大提高,成为治疗本病的最佳方案。
      免疫因素  常见的有: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抗透明带抗体阳性和封闭抗体不足。抗心磷脂抗体阳性为免疫功能亢进型,常用治疗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西药虽然可以提高本病的足月分娩率,却并不能完全消除妊娠并发症,此外还可引起胃出血和骨质疏松。有不少活血化瘀中药具有抗凝及改善血凝状态的作用,还有一些中药具有免疫抑制样作用,为此我们制定了协定方“抗凝方”,对这类病人的治疗方案是:计划妊娠时开始口服肠溶阿司匹林(75毫克∕天)+“抗凝方”,妊娠以后则以口服中药“抗凝方”为主,一般均能取得好的效果。
      封闭抗体不足则为免疫功能低下型。中医一般辨证为肾气不足、胎元不固,治疗以补肾益气、固元安胎为主。我们用下面处方治疗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菟丝子20克、杜仲12克、续断12克、桑寄生12克、党参6克、炒白术12克、苏梗6克、白芍12克、黄芩18克,制成冲剂,每包15克,一天两次,冲服。
      夫妇间ABO及Rh血型不和妊娠后可促使母体产生抗父方血型抗体,属于免疫功能亢进型,对此型反复流产的治疗我们有更成功的经验,常用方为“茵陈蒿汤”加减。妊娠后即开始治疗,并定期检测血型抗体效价,根据效价高低可配合吸氧、静脉输注高渗葡萄糖和维生素C。效价正常后中药可改为两天一剂,在稳定一段时间后,也可单用茵陈蒿煎服。
      内分泌异常  包括多囊卵巢综合征、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疾病及糖尿病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仅是不孕的常见原因,而且经过治疗怀孕后也易发生流产,我们对多囊卵巢不孕的妇女先给予三个周期的人工周期调经治疗和二甲双胍前期治疗,之后用“中药促排卵方案”代替“克罗米芬+HCG(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方案”,怀孕后给予中药“寿胎丸”保胎治疗,既提高了妊娠率,也减少了流产的发生率。
      黄体功能不全的内分泌改变一般有孕激素或(和)雌激素不足,孕前或孕后的激素检测可以帮助了解黄体功能及胚胎发育状况,在给予黄体酮和HCG健黄体的同时,再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进行中医辨证,看是属于肾虚型、血热型或是气血不足型,选择合适的方药进行治疗。
      和甲状腺疾病及糖尿病相关的反复流产的治疗要在内分泌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般来说甲状腺功能低下中医辨证属“脾肾阳虚、胎元不固”的较多,甲状腺功能亢进多为“阴虚内热、扰动胎元”;而糖尿病所致反复流产多属“气阴不足、胎元不固”。
      对一些不明原因的反复自然流产,现代医学没有明确的治疗方案,我们采用寿胎丸合四君子汤为主方加减治疗先兆流产、反复自然流产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总地来说,成功的中医保胎治疗要跨越传统的思维模式,现代的药理研究及医疗检查手段对中医的临床用药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熟练掌握各类型反复自然流产的病理机制及中药药用机理,方能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