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人民医院行风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 张治平 通讯员 马伍银 刘东晓 “王医生她们都忙了一个多月了,操了不知道多少心,现在我们真的是想表表心意,可是你看看,到底还是给退了回来。真是想不到,这里的医生这么好!”6月22日,当淇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的杨彦丽副护士长受王娜平医生之托,将200元红包退给正在该科住院的一位年轻患者——家住淇县高村晋庄29岁的鲍某家人时,其家人连声感叹。 其实,类似的事情,在淇县人民医院早已屡见不鲜。据该院监察室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全院就有11名医护人员以托护士长转交、帮病人充住院费、当面婉拒等形式拒收红包,金额共计4800元。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正是多年来,淇县人民医院始终把行风建设作为一项永不竣工的“升级工程”,时刻想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中的必然结果。 齐抓共管 探索长效机制 “行业不正之风就像害群之马一样,不惩治不行,而行风建设就是惩治它的利剑!” 淇县人民医院院长吴利军是这样认识行风建设的重要性的。 那么,作为一院之长,淇县人民医院的行风建设该如何抓、怎样抓,才能铸就这把利剑呢? 吴利军认为,一个好的工作机制,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行风建设工作中,他们非常注重创建切实可行的工作长效机制,积极探索用制度建设来保证长效机制。 2006年4月份,以吴利军为班长的医院新领导班子刚组建不久,他们就创新性地制订了《关于加强行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包括三方面十六小项内容,从改变工作作风、规范执业行为、行风治理整顿入手,对医务人员进行了全面详细的约束。同时,他们还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医务人员八条承诺》、《医务人员工作守则》、《医务人员违法违纪行为公示制度》、《纠风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有关规定》等二十余项规章制度,使工作人员有章可循,依据执行。 2007年6月份,该院又创新性地推行了医药、服务收费及价格管理机制,使医疗服务收费工作由单纯的财务人员负责,转变为全体医务人员齐抓共管。 他们成立了由财务科科长、监察室主任、医务科科长、护理部主任、药械科科长、检验科主任、供血库主任及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组成的医药、服务收费及价格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所有收费项目及收费价格的规范管理、合理调整、监督执行等,并下设管理办公室,专门负责医药、服务收费及价格管理的具体工作。 他们将行风建设纳入了年度目标管理,进行量化分解,明确职责,实行行风建设三级承诺制:院长与各主管院长,各主管院长与各科主任,各科主任与科室工作人员层层签订责任书。责任书中明确规定把医药、服务收费及价格管理纳入科室综合目标管理,各科室主任为本科室医药、服务收费及价格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科室的收费管理工作。科室和医务人员不准在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之外,自立、分解项目收费或提高标准收费、加收费用。他们还制订了相应的处罚制度:凡有违反者,经检查核实后,将依据有关规定,除责令责任人将所收费用全额退还病人外,对责任人还将处以2倍罚款,并对其所在科室负责人处以相应的经济处罚。 这样,就形成了行风建设全院上下齐抓共管的有效机制。 三监督四员制 密织监督网 行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任重道远。如何才能避免行风建设“忽冷忽热”和“一阵风”现象呢? 吴利军认为,完善监督体系建设是促进行风建设持续好转,增强干部职工约束力的有效措施。为此,他们创造性地建立了“三监督”、“四员”工作制度,即通过聘用收费价格管理员、医风巡查员、信息联络员、院外监督员,强化自我监督、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让不正之风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强化自我监督。医院通过民主推荐、职工投票,公开选拔了20名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收费价格管理员。这20名收费价格管理员分布在医院各个病区和科室,主要负责所在科室医药和服务收费价格的监督执行、群众价格咨询和医药价格法规政策执行,配合物价、卫生部门开展医疗服务收费检查,同时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上传下达,协调处理收费投诉。在自我监督上,他们还积极发挥院内职工的主动性和工作热情,由院监察室牵头,在医院职工中聘用了15名行风巡查员,负责对医院及工作人员行风建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协助找出医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群众期盼解决的问题,收集和反馈群众意见,并向医院主要领导或主管部门提出整改建议。行风巡查员每月对不同科室进行医德医风问卷调查,并收集汇总进行反馈,以简报形式进行全院通报。 ——强化民主监督。医院开通了“医疗服务投诉举报热线”和“收费价格咨询热线”,设立了举报箱,专门固定了2名信息联络员,具体负责两条热线和举报信的受理工作,接受群众在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收费价格方面的投诉,做到及时记录、及时解决、及时反馈。 ——强化社会监督。为加强社会各界对医院的监督和指导,医院专门聘请了人大、政协、纪检、检察、审计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共12名作为医院的院外监督员,每季度专门召开一次座谈会,监督了解医院医德医风情况,反映传递社会和人民群众对医院行风建设的意见和要求,配合医院对有关问题进行专项调查和检查,同时,还面向社会各界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民主评议。 真情为民 行风建设结硕果 2007年9月20日淇县人民医院热闹非凡。 省纪委驻卫生厅纪检组组长侯太杰,省政府纠风办处长祁亚萍,鹤壁市副市长李军,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张艾青,市政府纠风办主任艾振军,市卫生局局长陈元方等省市领导及来自鹤壁市各医疗卫生单位的近200名代表先后分组深入到淇县人民医院的门诊和病房各科,观摩该院在规范医疗服务收费、政务公开、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工作情况。 是什么魅力吸引着如此多的各级领导和业内同行高密度地参观淇县人民医院呢? 原来,这里正在召开鹤壁市卫生系统规范医疗服务收费暨政务公开经验交流现场会。 在与会领导和业内同行用专业、挑剔的眼光轮番审视后,他们都对淇县人民医院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李军副市长在经验交流大会的讲话中三次提到淇县人民医院。现场观看淇县人民医院时,李军副市长深有感触地说:“淇县人民医院在规范医疗服务收费、院务公开和健康教育三方面的确有一套成功的经验,值得推广。”其次,在强调全市严格执行医疗服务收费价格时,他肯定地说:“淇县人民医院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最后,在如何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及良好的就医环境时,他又连连称赞:“淇县人民医院的环境好”。 与会的业内同行对该院在规范医疗服务收费、政务公开、健康教育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均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该院已经初步积累了成功经验,在环境、设备、管理等方面确实不愧“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称号,不少同行还把该院的健康处方、服务指南等材料带走作为借鉴教材。 真心换真情,真情出硕果!几年来,在院长吴利军的带领下,淇县人民医院行风建设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医院全面发展。医院先后被全国医院管理协会、河南省卫生厅等上级单位授予“全国首批百姓放心示范医院”、“河南省创新管理先进单位”、“省输供血先进单位”、“河南省首批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单位”等荣誉称号。2005~2007年,医院连续3年在鹤壁市医院管理年活动考核中名列第一;2006年医院在全省医院管理年活动考核中位列第六,并获省“医院管理年先进单位”称号;医院连续3年获鹤壁市“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并在行风评议中名列全市第一;2007年9月,医院被鹤壁市政府纠风办、市卫生局联合授予“全市医疗服务收费规范单位”称号;2008年,医院荣获省“行风评议先进单位”、省“医院管理年综合评价先进单位”、省“政治思想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院长吴利军在平凡的岗位上呕心沥血、默默奉献,党和人民也给了他很高的评价和荣誉。他先后荣获了河南省优秀医院院长、河南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市防治非典先进工作者、县优秀共产党员、县第三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年度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县十佳学习型干部等荣誉称号。 面对成绩和荣誉,淇县人民医院院长吴利军却说:“医院行风建设犹如逆水行舟,丝毫松懈不得,不进一步则退千里!作为医院管理者,只有始终握稳行风建设这个方向盘,才能保证医院向着健康的方向乘风破浪,扬帆万里!行风建设在淇县人民医院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升级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