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97期第1版
 
2009年第97期第2版
 
2009年第97期第3版
 
2009年第97期第4版
 
2008年第97期第1版
 
2008年第97期第2版
 
2008年第97期第3版
 
2008年第97期第4版
 

关注“民生” 强化“公益”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濮阳市卫生局局长张来顺谈新医改
  编者按:河南省于7月底发布了医改方案,未来三年将投入479亿元用于医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事关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自然也成了民众关注的焦点。如何积极推进医疗体制的改革,也是全省各市地卫生部门要积极面对的现实问题,为此本报特开设《关注民生 推进医改》专栏,真实地记录各地推进医改的做法、经验。
本报记者 陈述明
通讯员 田泽允 程晓凯整理
  新医改方案强化了政府在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最大的亮点是“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这表明了新医改关注民生、强化公益的新思维。新医改的目标概括起来就是四句话:平时少生病,得病有保障,看病更方便,治病少花钱。
  近年来,在濮阳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濮阳市卫生改革与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创新,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显著改善。濮阳市累计投入资金6500多万元,实施县级医疗建设项目7个,对全市75所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新建和改造,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900余所。二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全市共投入3138万元,完成了市、县疾控中心和市传染病医院建设任务。2007年,濮阳市五县二区提前三年实现新农合覆盖全部农村居民的目标。率先推出“市级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直补”、“异地直补”等举措,极大地方便了农民。三是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增强,机构扩展到50家,初步形成了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服务站为补充,覆盖城区95%以上的服务网络,基本形成“15分钟就医圈”。四是医院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通过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全市医疗机构就医环境、服务行为和服务秩序明显改观,医院管理及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五是大力发展民营医疗机构。濮阳市从1990年开始发展民营医疗机构,到目前已有11家民营医院,总投资额超过7000万元,设有床位330多张,成为濮阳医疗卫生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成绩的取得,为濮阳市贯彻落实好《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濮阳市卫生系统坚持“传承、创新、发展”的理念,围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中提出的“四个建立,一个试点”为契入点,抓住卫生事业发展难得的机遇,将濮阳医疗保障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为防好病、治好病这个工作目标,积极探索有效的实现途径,打基础、提能力、强素质。
  一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要落实公共卫生服务职责和任务,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疾病防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逐步改善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提高防治重大疾病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二是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在巩固覆盖面、提高管理水平、方便参合农民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效;加强新农合基金监管,强化定点医疗机构管理,不断提高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减轻费用负担,为参合农民提供优质、方便的服务。
  三是探索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坚持公益性质,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的改革模式,引进竞争机制,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保证群众基本用药的可及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减轻群众基本用药费用负担;做好取消药品加成的调研测算等各项准备,逐步解决“以药补医”问题。
  四是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医改的投入力度。一方面,加大对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投入,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尤其是对基层卫生服务体系要全面升级改造,提升服务能力,让居民看病就医就近便捷,努力缓解“看病难”。另一方面,加大医疗保障投入。特别是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水平,真正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切实缓解“看病贵”。市、县两级财政要建立一个稳定长效和分级负责的卫生投入机制,使卫生发展速度和质量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保障乡镇卫生院公共人员工资待遇及工作运转经费,以及承担公共卫生的乡村医生的劳务报酬,以提高公共卫生人员的积极性。
  五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从业务用房、设备配置、人员培训、技术和管理等五个方面,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城市医疗服务和卫生监督执法五种能力建设,提高全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特别要加大对农村卫生人才的培养力度,要改革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制度,为农村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适用人才。
  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和广大卫生人员在深化医改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任务。要将保护和增进人民群众健康作为首要任务,将落实公益性作为根本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改革任务和要求。要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参谋助手,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配合,建立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营造深化医改的良好环境。广大卫生人员要发挥好医改主力军的作用,积极投身改革实践,努力转变服务方式,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适应群众健康需求。要通过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使城乡居民切实感受到医改带来的实惠。随着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日益强化,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必将得到有效缓解。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