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96期第1版
 
2009年第96期第2版
 
2009年第96期第3版
 
2009年第96期第4版
 
2008年第96期第1版
 
2008年第96期第2版
 
2008年第96期第3版
 
2008年第96期第4版
 

面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一劳永逸地解决面肌抽搐
河南省人民医院 梁庆华
       面肌抽搐又称面肌痉挛,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颅神经功能性疾病,表现为半侧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自主抽动,多在中年以后发病,女性较多。开始多为眼角抽搐,逐渐缓慢地扩散至一侧面部的其他部分,嘴角的抽搐最易被人注意,尤其是在社交场合,与人交谈被人注意时,发作更加厉害,给人以挤眉弄眼的感觉,而病人本人却苦不堪言。本病为缓慢进展的疾病,不会自然好转,如不给予治疗,部分病例晚期因面肌瘫痪而抽搐停止。
  究其发病原因,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面肌抽搐两类。前者多由肿瘤、炎症等因素引起,所占比例很小,更多的是原发性面肌抽搐,其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面神经根部周围的颅内血管逐渐变长迂曲,血管搏动压迫面神经根部,导致局部脱髓鞘,神经冲动异常发放,造成所支配的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动,就如同电线外皮破损造成短路漏电一般。
       此类疾病发病率很高,传统的治疗办法也很多,如口服镇静药物、贴膏药、针灸、理疗、封闭等,但效果均较差。有些封闭治疗虽然见效,但却是以牺牲病人面神经功能为代价,造成面神经损害,可见到该类病人治疗后面肌部分瘫痪,部分仍在抽动。
  目前,公认有效的办法有两种:一是肉毒素A(BTX-A)局部注射,是将一种生物毒素注射于眼角、嘴角等轮匝肌上,造成神经-肌肉接头神经传导减弱,面肌停止抽搐。这种方法优点是无创伤,花费较少,副作用少;缺点是不能持久,3~4个月后复发,需要再次注射肉毒素A,有的病人注射剂量不易掌握,量大时导致面瘫,量小时效果差。另一种办法是面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它是真正针对病因的治疗办法。手术是在病人病侧耳后做一小切口,颅骨钻一小孔进入颅内,在面神经根部找到压迫面神经的血管(多是小脑前下动脉或小脑后下动脉的分支),将其轻轻推离面神经根,并在其间垫上Teflon棉絮,将其彻底隔离开,使其不再压迫面神经根,手术即告结束。此种手术时间大约一个小时左右,效果立竿见影,可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有效率达95%~97%,复发率很低,副作用也很小,是目前治疗面肌抽搐最好的办法。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