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96期第1版
 
2009年第96期第2版
 
2009年第96期第3版
 
2009年第96期第4版
 
2008年第96期第1版
 
2008年第96期第2版
 
2008年第96期第3版
 
2008年第96期第4版
 

专通相兼 相得益彰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胡晓军
    怎样才称得上是为患者真正着想?近日,郑州市中心医院、郑州市骨科医院缔结盟约,决定利用各自的独特资源,互补短长,力争让患者在现有的医疗条件下少跑弯路,减轻痛苦。那么,一家以综合医院知名、一家以骨科治疗闻名,这样两所三级医院缘何要走到一起?
    表面上看来,这样的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的结盟,是利用地理位置上的贴近互通有无,避免了现有医疗圈内病患的流失。深层次看来,医疗机构在审视自我局限性基础上的主动结盟,减少了整体医疗资源布局中的浪费,并且借助于盟友的平台,有利于发挥优势,集中力量将优势做精。更具启迪性的在于,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的结盟,正好反映了医学科学研究中兴起的一种潮流,即深入的微观研究和突破必须建立在广博视野的基础上;正好反映了医学发展模式的转变,即由单纯治病发展到生理-心理-社会三位一体的治疗。
    事实上,不论是从事医疗行业的专家还是普通的患者,面对医学科学的浩瀚无边,同样发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感慨。一方面,单纯一个个体的生命周期与智力,在探索医学与生命的道路上,如果不是正好选择了一个最微小的突破口,而是停留于视野繁杂,可能穷其一生也难言突破;一方面,任何微观的选择和研究,如果不是建立在一种医学的大视野、科学的大视野,甚至自然和社会的大视野上,缺乏整体与联系的眼光,对疾病的认识与判断就会发生偏差,最终停留于“脚痛医好了,头痛却依然如故”的一种状态。
    如果按照社会学家潘光旦先生的理论来说,过于依靠专业的视野,实际上容易沦为概念、认知与行为上的偏弊,不知不觉中自以为在做好事,却造成了一系列的伤害。在我们的医疗机构中,出现过不少这样的情形。君不见,有的专科医院治疗肝病一流,但本院的一个专家崴了脚,还要费尽功夫,花很长的时间到外院治疗,缘由是本院没有最基本的外伤处理能力。所以对于病人的治疗来说,首先应该针对的是人,你不能说这个人发了病,不局限于某个脏器,你却只能治疗其中的一项,无能力应付其他。
    事实上,不论是在医学理论的探讨还是医疗机构、专科专病的建设中,不少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了偏弊容易造成的危害。笔者就了解到,郑州市六院为了扩展传染病治疗与服务的能力,早从3年前就开始建立大专科体系,他们的设想是,不仅有别人很难追得上的核心专科,还要有与核心专科相依存的周围专科,更要有核心专科立足的支撑基础科室。这样一来,至少是对病人的治疗中,不仅减轻了痛苦,提高了诊断的层次。就是对医务人员的培养,也上升到一种新的境界,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能够精通的可能会是某一个方面,但熟悉基础学科、熟悉完整的整体意义上的病人,却能校正成长的方向,对自身的发展更有利。
    最后我们要说,医学专科(专)的建设离不开“综合医院”(通)的支撑,但却不能仅仅停留于炫耀什么都会点、什么都不精通的浅薄的综合,而应该致力于专通相兼,方能相得益彰。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