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94期第1版
 
2009年第94期第2版
 
2009年第94期第3版
 
2009年第94期第4版
 
2008年第94期第1版
 
2008年第94期第2版
 
2008年第94期第3版
 
2008年第94期第4版
 

“换位”需要双向突破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胡晓军
    假如医护人员变为病人,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和变化?近期以来,不仅北京市组织医院院长体验普通病人看病的经历,以此换位改进医院管理;河南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也组织开展了历时一个月、面向全体职工的“假如我是一名患者”换位体验活动。(本报8月13日报道)
    换位思考在医疗卫生系统久已有之,但如此密集和高调提倡换位体验,却表明了医疗卫生系统建立人本医院,奉行救死扶伤使命的急迫感、神圣感。但正如医护人员体验当普通病人之难,需要从体制内的方便中走出来,亲自感受就诊中每一分每一秒身心的变化,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加理解、支持病人一样,一个良好的医疗体系,也需要病人的密切合作,需要病人学会换位思考,甚至换位体验,了解医护人员在做什么、想什么,从而了解到医患双方密切协作和相互信任的重要性。
    那么,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他们从换位思考、换位体验中究竟要感受到什么、最终要改变什么?笔者认为,这需要医护人员首先脱下白大褂,将自己换做一个对疾病茫然不知或者充满疑惑的普通人。他们带着身心的折磨来到医院,却充满一种对疾病发展的不确定感,情感上的变化随时会改变他们对疾病的认知。当然,更直接的困惑或许在于,面对着漂亮豪华的大医院,几十个科室设置、几百名专家,他们却无从选择,病急乱投医;面对着问询的专家,他们急于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常常受制于知识以及表达方式的欠缺,甚至是部分医护人员的草率,心会逐渐下沉,积累一种负面的情绪。医护人员只有将自己变为一个不需要依靠方便、没有专业知识支撑的普通人,才会体会到,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从制度和细节上为患者营造一个畅通的环境,双方之间的充分信任才能真正实现。
    当然,对于普通人来说,让他亲身观察、思考甚至体验医护人员的工作过程,感受其工作状态,更是难上加难。一方面,由于医学知识的高度专业性,不具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很难正确完整观察医护人员的工作工程;另一方面,对于疾病的判断、治疗直至手术的实施,常常意味着高度紧张的脑力劳动,这一微妙、专业的思维过程,普通人往往难以直接理解。但这种换位思考是不是就没有可能?答案是否定的。只要我们试着给普通人敞开参与、了解的窗口,随着他们感受甚至思考的增加,随着医学知识的相对普及,医护人员的工作状态特别是作风和心境终会有被信任的一天。医疗机构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逐步开放让社会群众观察、参与的部分医护过程,逐步增加社会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度。
    总之,医护人员换位体验普通病人的难处,需要随时转换两种身份和角色,实现双向突破;普通病人换位观察、理解医护人员的立场和状态,也需要转换两种身份和角色,实现双向突破。大的来说,真正的换位思考、换位体验,更需要在医护人员、患者群体中实现双向突破。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