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述明 通讯员 林玲 国亮 一年前,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接诊了一位受伤老太太,想不到这位老太太在住院一年后仍无亲人过问。为了帮老太太找到亲人,该院骨科的21名护士,联名向本报求助,为已经伤愈的老太太寻亲。 老太住院一年 亲人不打照面 8月6日上午,记者在濮阳市油田总医院骨科病区见到了这位不知姓名的老太太。她正坐在病床上,悠然自得地喝着开水。旁边是护士们为她准备的暖水瓶、毛巾等日常生活用品。 据护士长夏丽介绍,这位老太太是去年8月11日住进医院的。当时,有市民拨打120,称在油田水电小区附近有一位老太太受伤不能动弹。急诊科迅速把老太太接到急诊室治疗。到医院时,老太太瘦得皮包骨头,被确诊为右股骨头骨折,在医院进行保守治疗。 想不到的是,在老太太住院期间,竟然没有一个亲人过问。3个月很快就过去了,老太太该出院了也没人来接她。没办法,医院只好继续给她安排病房住,想不到一住就是一年,医疗费、住院费算起来有3万多。 一个老太众人养 一年吃得白胖胖 日子一天天过去,老太太还是没人来“认领”。万般无奈之下,好心的护士们开始轮流照顾她。 当时,骨科只有12名护士。大家轮流给老太太买饭。每天的值班护士还在照顾患者的空当,给老太太擦身子、洗脸、换洗衣服。由于老太太当时还不能下床,大小便不能自理,生活起居都由护士们照顾。后来,护士渐渐增加到21名了,大家还是轮流照顾她。 老太太长期住在这里,也引起了其他患者家属的注意。了解情况后,很多家属在给患者买饭时也都不忘给老太太买一份,还经常送些水果给她。 记者看到,虽然没有亲人照顾,但老太太面色红润,穿着的病号服也非常干净。没事的时候,护士们还会扶着她去医院周围转转。 医院再好不是家 恳请家人接走她 随着病情的日益好转,老太太可以下地行走了。但这也给护士们带来了更多麻烦:一不小心就不知道她去哪里了,害得大家都很担心。 一年的时间里,护士们从来没有放弃过为老太太寻找亲人,但多方打听都没有下落。不知道是因为神志问题还是其他原因,老太太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家庭情况,一说到家庭脸立马就阴沉下来。 护士长夏丽说,老太太年龄大了,在医院照顾得再好,也不如亲人的陪伴。21名护士商量,想借本报一角为老太太寻亲。希望知道老太太身世的好心人,与本报记者联系。 此外,夏丽也表示,医院毕竟不是老太太的久居之地。她们希望民政部门能够管管此事,为老太太寻找一个养老处。 当天下午,记者联系了濮阳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科科长冯福国。冯科长表示,这个问题民政部门目前也是爱莫能助,因为老年福利院现在还没有启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