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述明 通讯员 杨华明 7月27日下午,记者在濮阳县人民医院采访。一对中年夫妇来到医院办公室,说要找领导反映情况。根据经验,记者判断他们不是遇到了问题,就是与医护人员发生了纠纷,来找领导投诉的。 来人是患者韦荣珍的姐姐和姐夫。患者韦荣珍是八公桥乡人,住在濮阳县人民医院妇产科病房,已于当日下午办理了出院手续。 病人走后,妇产科实习护士朱艳红在整理病床时发现了100块钱,想着一定是病人不小心遗落的,就连忙跑着赶上还没走出医院的韦荣珍。 这时,韦荣珍才想起弟弟曾把100块钱放在了被罩里。感激之余,在一旁的姐姐问朱艳红的名字,小朱怎么也不肯说,转身就走,但是细心的姐姐还是从她佩戴的胸卡上看到了她的名字。 韦荣珍的姐姐说:“不是说钱多少,关键这个事叫人觉得暖心,显得咱医院护士的素质高。” 编 后 100元钱并不多,只是一件小事,但却让韦荣珍的姐姐感到很暖心。王先生弥留之际,时而清醒,时而昏迷,清醒时他还没有忘记对日夜守护在病榻旁的医生护士说声“谢谢”。 不管是100元钱物归原主,还是患者由衷的感谢,都是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正像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样,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折射出来的是医者的品质,是医务工作的崇高。 其实,医患和谐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需要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不仅在治疗、护理等方面体贴患者,而且在生活上关心、帮助患者。这些细节与小事会把医院和医生的形象印在病人的心中。 可以推想,韦荣珍和王先生的子女会向亲邻说起这件事,都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就是宣传,是花钱买不来的宣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