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88期第1版
 
2009年第88期第2版
 
2009年第88期第3版
 
2009年第88期第4版
 
2008年第88期第1版
 
2008年第88期第2版
 
2008年第88期第3版
 
2008年第88期第4版
 

吃吃地读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张晓华


  家长从小就教育,吃饭时,一不准吧嗒嘴,二不准敲碗盘,三不准看书。一旦违背三条规则,家长的筷子马上就狠狠地落在了头上。挨了无数记敲打之后,与前两个毛病是绝缘了;而第三个,却屡教不改地存留到今日。
  像鸟儿离不开天空,鱼儿离不开水,吃与读,我实在是无法将其两者分开。
  家长的告诫是,吃饭时看书,学问都被吃到肚子里,人岂不是要变成草包?但在我看来,这简直是谬论。饭,是填饱了肚子;书,却濡养了大脑,两者殊途殊归、各得其所,为何不能并行不悖?
  儿时的“吃读”,是在饭桌上。桌角辟出一小块空地,饭碗在右,书在左,一手执筷,一手翻书,不亦快哉。读至情浓处,吃吃地傻笑。当然,家长的筷子也毫不客气地照头敲来。   
  或许是对书的需求与儿时比产生了微妙的变化:求知若渴的儿时,书是精神的主食,不吃肚腹空空,心神飘忽。年龄渐长后,接触的精神食粮更丰富了些,书也就从一日三餐,变成了饭后的水果、闲时的零食。饭桌早已不再是读书的地点,读书多半是在床头、案前,吃的东西,变成了杂七杂八的零食小点。
  阅读前的准备工作,照例是在案上辟出一隅,能容纳一书、一碟。洗好了手,翻开书,执起碟中的零食,开吃,开读。
  在爱书如命或有洁癖的人看来,这个习惯大概要为他们不齿。吃东西,手上难免要沾上汁水、渣滓、油污,用这样的手翻书,书是要被弄污的。但对一个从事多年“吃读”行为的人来说,起码会保持两根小指是洁净的,翻书时,靠它们足矣。
  至于食物洒落在书上的事情,那是无可避免,虽然概率并不高。可如果没有洁癖的话,一本书里沾染一两处污渍,也并非叫人那么痛心疾首。相反,时过境迁,翻看以前的旧书,发现了某一页上,一粒点心沫,以及它在书上泛出的油晕;或是一小块硬硬的桃子汁水干后的皱纹;或是一小片辣椒籽,一种温馨、惬意的感觉随之而来。阅读到那一页时的情绪,又被重新翻开:欣快的、沉重的、旷达的、悲伤的。如果那一小片辣椒籽,恰好遗落在鲁迅的杂文集中,你简直要吃吃地笑上半天,惊叹何以会有这样的巧合。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