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文安 吴延立 李伟强 王 平 张晓华 吴玉玺 7月29日,省政府印发了《河南省2009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记者摘录了有关卫生部门责任任务的几个关键词和数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巩固新农合发展成果,参合率继续保持90%以上。全面落实政府对新农合人均80元补助。根据各地基金收支情况,今年适当提高统筹基金的最高支付限额,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达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在全省30%的县(市、区)实现新农合门诊统筹,依托基层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低水平起步,逐步将常见病、多发病的门诊医疗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省为单位,对国家基本药物实行规范的公开招标采购,降低采购价格。推进基本药物合理使用。从今年起3年内,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严格控制非目录药品使用。2009年,在50个县(市、区),分步推进建立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全部配备使用、零差率销售及相应报销政策的制度体系。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施建设:2009年,完成50所县级医院(中医院)、256所乡镇中心卫生院、103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标改造,改造1万所村卫生室。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队伍建设:启动全科医生培养规划和农村卫生人才培养“51111”工程。采取学历教育、在职培训、到城市大医院进修等多种方式,全面开展全科医生培养培训工作,尽快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有合格全科医生的要求。今年要结合国家部署适时启动规划。 中医基础能力建设:今年再改造扩建6所市级以上重点中医院,到明年将列入国家规划的18所市级以上重点中医院改造一遍。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启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等9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卫生系统电子信息化建设。今年年底,城市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达到30%以上,5%农村居民先行试点。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由基层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服务站承担,实行电子信息管理,以实现全国统一。继续实施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和国家免疫规划、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等公共卫生项目。 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启动实施6类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即为154万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选择8个县作试点,为1.6万农村适龄妇女进行乳腺癌检查(40~59岁);选择6个县(区)作试点,为9万农村适龄妇女进行宫颈癌检查(35~59岁);为110.2万农村育龄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免费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10万例复明手术;完成18.9万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在燃煤型氟中毒病区完成5000户改炉改灶。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按照先行试点、鼓励探索、逐步推开的原则,选择濮阳、漯河作为省级试点城市,积极争取洛阳市进入国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
|